前言
(資料照)
長江後浪推前浪,本屆亞運台將頻創佳績,除了成名球星或職業老將主挑大樑,新世代也逐漸嶄露頭角,拚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銳氣,讓各界更期待這股寶島新勢力,能在兩年後東京奧運、4年後杭州亞運成熟茁壯,甚至獨當一面躍居奪牌主力。(記者梁偉銘)
林昀儒「乒」出奪牌氣勢
剛滿17歲的「桌球神童」林昀儒,生涯首度參加亞運就令人驚豔,這次在男子團體賽出賽5場,拿下4勝1負。尤其在準決賽,台灣隊雖以1:3不敵尋求連霸的中國,但小林在第3點打敗中國全力培養的新生代好手王楚欽,為10月登場的青奧打出奪牌氣勢。而王楚欽這一敗,也是中國隊這次亞運團體賽唯一敗績。
8月份世界排名來到36的林昀儒,這次亞運被教練團委以重任,他的表現也沒讓人失望。在與印度爭奪小組賽第一的關鍵戰役中,打頭陣的小林第一點雖以1:3不敵印度一哥阿昌塔,但在決勝第五點他扛住壓力,以3:1扳倒世界排名39的賈納納塞卡蘭,助台灣隊以3:2險勝。
八強戰,林昀儒也扮演稱職第三點,以直落三解決同齡的伊朗新秀阿馬迪恩,和兩名老大哥莊智淵、陳建安攜手保住一面銅牌。(記者許明禮)
楊昆弼「金包銀」神射手
射擊好手楊昆弼在亞運前夕剛滿20歲,把握生涯首次參加亞運的機會,在男子不定向飛靶決賽,以平世界紀錄、破亞運紀錄的48分收下彌足珍貴金牌,送自己一份生日大禮。
這面金牌也是自2002年釜山亞運陳世偉在雙不定向飛靶奪金後,台灣暌違16年再度奪下亞運飛靶金牌。
此外,楊昆弼與37歲老將林怡君在不定向飛靶混合團體賽資格賽,合力射下146分改寫世界紀錄,雖然在決賽以1分之差和金牌擦身而過,仍再添1銀。此行1金、1銀共進帳450萬國光獎金,將做為前進2020年東京奧運的訓練經費。
楊昆弼在2016年以17歲之齡成為里約奧運國手,卻無法把握機會拿出最佳表現,一度意志消沉。但他很快的走出奧運失利的陰霾,這次亞運穿金戴銀後也重拾自信,誓言在東京奧運再創佳績。(記者林岳甫)
梁恩碩爆破「8強魔咒」
17歲的「小鋼砲」梁恩碩是本屆亞運網球台灣隊最年輕菜鳥,表現卻超乎預期,女單賽事一路過關斬將,直到4強賽才以1:6、3:6不敵最後完成衛冕的中國名將王薔,搶得銅牌,這也是繼1958年的劉香谷之後,台灣暌違60年再度贏得亞運網球女單獎牌。
儘管身高不到160公分,梁恩碩年初澳網青少女就囊括單、雙打冠軍,成為台灣首位在大滿貫青少年組女單奪冠的球員,也是繼2004年詹詠然之後,第二位在澳網青少年女雙封后的台灣球員。
如今亞運梁恩碩又拚出膽識與爆發力,一舉突破女單「8強魔咒」,已是台將90年代重返亞運後頭一遭。下屆杭州亞運有機會發光發熱,再創佳績,如同她所說:「學習很多,我會繼續努力,勇往直前!」(記者梁偉銘)
何嘉欣「跆」出大將之風
21歲的跆拳道新秀何嘉欣首度參加亞運就一鳴驚人,在男子63公斤四強戰對決里約奧運金牌趙帥,鏖戰至最後一刻因拉扯護具違例被罰1分,以7:8飲恨。
雖然僅拿下銅牌,但已讓教練團看到何嘉欣無窮的潛力,教練王俊傑表示:「何嘉欣突飛猛進,過去遇危機容易自亂陣腳的毛病這次明顯改善,展現大將之風,未來大有可為。」
為了拚戰奧運,何嘉欣苦練提升技術,現在體脂肪只有2%,身材結實,也是本屆亞運跆拳道唯一奪牌的男子選手。總教練蘇泰源說,何嘉欣自我要求高,加上身材在這個量級與世界等級的選手能平起平坐,前景可期。(記者廖聿偉)
湯智鈞「強心臟」潛力股
台灣反曲弓男團本屆亞運射下金牌,寫下歷史新猷。陣中最幼齒、年僅17歲的湯智鈞,初生之犢不畏虎,展現超齡水準,首度參加亞運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湯智鈞表現沉穩、抗壓性高,在男團決賽出戰南韓,曾因風勢影響只射出5分箭,但立即回魂,命中紅心。總教練劉展明盛讚,「他是我見過心理素質最堅強的選手。」
出身明德國中射箭隊,湯智鈞最初並不亮眼,教練形容甚至是二、三軍等級,但經過勤練與大賽磨練,迅速開竅、發揮潛能,成為隊中的金牌製造機,隊友甚至幫他取了「湯神」的封號。從小立下站上奧運舞台的心願,本屆亞運初體驗就鍍金,也增添2020年東京奧運奪牌的信心。(記者廖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