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偉銘/專題報導
台灣籃壇首名歸化球員戴維斯勞苦功高,PLG第3季前卻驚傳「本土變洋將」,荒謬爭議持續延燒,昨其餘5隊聯合提出「新本土」方案,聯盟今將緊急召開董事會協商,凸顯職籃對「本土」身分認定與社會大眾觀感有極大落差,職業運動本土球員資格應以國籍認定為宜,而以團隊薪資上限為公平競爭工具。
今緊急召開董事會協商
39歲的戴維斯在2013年以特殊功勳歸化,放棄美國籍取得我國身分證,助台灣男籃屢創佳績被譽為「護國神Q」,並落地生根建立家庭,自認是「百分之百台灣人」。聯盟執行長陳建州已公開表態:「Q是本土。」
不過台北富邦勇士、桃園領航猿、台新夢想家、新竹街口攻城獅與高雄鋼鐵人昨共同發聲明,針對現有本土、華裔、外籍生及外籍球員四種身分規範外,另提案:「開放各隊一名歸化球員,並歸類為第五類『新本土球員』。」聯盟人士指出,Q確實與攻城獅「新台灣人」阿提諾情況不同,為避免身分遭質疑的憾事重演,若各隊都有歸化球員,可望師法日本職籃,對國家隊徵召即戰力更有利。
設薪資上限避免錢鬥
PLG每隊每場可登錄2名洋將,採4節7人次,第4節限用單洋將,寶刀未老的戴維斯前2季都屬本土,決勝節搭配洋將隊友,攻守兩端效用放大。至於2名上場洋將,合計月薪上限4萬美元(約128萬台幣),若歸化球員則視同本土不受限制。
職業球隊對於球員資格認定,最適宜的做法應該回歸身分認定,若外籍人士取得台灣身分證,自應以身分證認定其國籍,越多「特殊規則」疊床架屋,不只球迷一頭霧水,也顯示球隊經營格局狹隘,該討論的是團隊薪資上限等配套措施,才能避免豪門錢鬥,保持各隊實力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