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專訪》職籃動盪熱度下降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面對挑戰:努力找回球迷

2025/04/15 06:55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

記者盧養宣/專訪

「我比較擔心的是,有很多人因為這樣的衝擊就離開了,經驗無法留下來,我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留下來,有機會跟學弟妹說,這個產業其實也沒有你想像得這麼辛苦,你還是可以在第一線享受球員灌籃的氣勢,同時也在球員錯過冠軍時感受他們的眼淚。」

P. LEAGUE+行銷部經理郭芊圻是聯盟創始成員之一,參與聯盟從無到有的過程,台灣籃壇去年夏天經歷動盪,台灣職業籃球大聯盟(TPBL)成立,PLG一度面臨只剩3隊的危機,身為從業人員, 郭芊圻坦言,自己也受到不小的衝擊,接下來在兩聯盟季後賽相繼結束後,「真正的季後賽」可能又即將到來,她說,未來無法預測,但希望籃球迷能繼續支持自己的球隊與球員。

努力創造話題 培養球迷需要時間

郭芊圻新聞系畢業後曾任職於媒體,隨後進入公關公司、運動行銷公司,也待過飯店業,2020年疫情爆發之際加入PLG團隊,台灣相隔20年再有職業聯盟,很多事情需要摸索,她苦笑說,進公司五年好像沒有真的休假過,就連去年短暫到南韓旅遊一趟,還是看了三場KBL的比賽,把握機會觀察各國職籃特色。

PLG成立後在行銷上建立起口碑,身為幕後推手,郭芊圻指出,運動行銷有一定門檻,說服贊助商並不容易,「要讓一個平常沒有熟悉運動項目的人進到這個場域裡面會有很多困難,必須說服贊助商為什麼投資籃球跟他們的品牌有關係。」

郭芊圻提到,聯盟成立時定位明確,就是要做一個娛樂產品,競爭對手不是已經擁有龐大球迷基礎的中華職棒,而是電影院或者線上串流平台,「雖然我們做的是娛樂產品,但還是要讓大家覺得籃球是有趣的,籃球比賽時間不像棒球那麼長,如何讓球迷在這兩個半小時全身心投入這項運動,這一點很重要。」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

富邦勇士老將林志傑日前宣布再戰一季,居高不下的人氣持續為票房帶來影響力,郭芊圻不諱言,PLG成立時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把以前看林志傑的球迷找回來」,希望讓過去在SBL時期曾見證「野獸」英姿的球迷有機會重新喚回記憶。

只是林志傑總有一天會褪下戰袍,郭芊圻表示,另一重要目標就是培養新的球迷,「我們希望讓球迷覺得『哇,原來台灣籃球也可以這麼有趣啊』,希望能積極培養這些球迷,但這需要時間去耕耘。中職可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的球迷能一代接著一代。」話鋒一轉,她說,「我覺得球迷要重新思考一件事,不是職籃成立,國家隊就會變好,不是職籃成立,球迷就會回來,這些東西需要時間經營跟堅持,背後是難以想像的成本,但有大家的支持與監督,一定有機會在未來看見。」

社群也是行銷相當重要的一環,更被不少球迷戲稱是「主戰場」,PLG在社群上向來不缺話題,包括近期林志傑與領航猿一哥盧峻翔的世代對決,郭芊圻坦言,話題需要透過設計與創造,「有時候創造的話題不見得有辦法成立,但只要成立,就會變成球迷討論很重要的因素。」

PLG在社群行銷上取得的成績,被認為與副會長陳建州的影響力有關,只是陳建州近年的場外風波,難免對聯盟造成影響,對此郭芊圻回應:「他帶領PLG開啟台灣籃壇的新局面,但他從來沒有認為這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其實在聯盟創始期就討論過,如果一切按照計劃穩定發展,第五年之後他就有機會退出第一線。」

只是那個「穩定走到第五年」沒有發生,也讓郭芊圻直言,聯盟依然需要陳建州的影響力,「以他過去的經驗與國際上的人脈,球員與教練團都很信任他,長期來說,我們都有讓他慢慢退居幕後的心理準備,他自己也這樣覺得,只是不是現在。」

台籃話題度下降球迷灰心 「努力變好等你們回來」

PLG於2020年成立,隔年T1聯盟出現,去年夏天PLG三隊出走,讓PLG面臨危機,最後在台鋼獵鷹跳槽後重回四隊規模順利開打,對於去年夏天的動盪,郭芊圻說,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結果,球迷受到很大的創傷,整個台灣籃球的熱度降低不少,但聯盟仍努力秉持立足台灣、放眼亞洲的精神,除從首季開始就提供英文轉播服務,頻道約有10%的流量來自海外,這一季則與東亞超級籃球聯賽進行密切合作。她透露,領航猿本季東超主場場均票房5千人,排在所有球隊第2,僅次琉球黃金國王的7千人。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

至於被問及如何看待其他聯盟,郭芊圻說,自己可能沒有資格評論,「但我覺得當我們都還小的時候,可以把錢花在刀口上,找到更好的方法讓這個產業正常的成長,畢竟20年前的生態跟現在完全不同,我們只能透過週邊國家成功的經驗學習,而這些經驗是否適合台灣,又是另一個問題,例如洋將、薪資制度等,都需要一定時間嘗試,比較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還來不及看這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的,它就已經消失了。」

今年休賽季台灣職籃不無可能再有變動,郭芊圻說,希望球迷不要想太多,繼續支持喜歡的球員與球隊最重要,她也對球迷喊話,「如果你真的覺得受傷了,如果你真的覺得台灣籃球有很多的問題,我知道我們過去一定有些地方做錯了,才會導致現在的結果,等到我們變好了,歡迎你們隨時再回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把事情做好,修正到正確的方向,只要我們認真做,就能看到最後的結果。」

想從事相關工作 只有熱情遠遠不夠

球迷受到創傷,那身為聯盟的一份子呢?郭芊圻坦言,自己受到很大的衝擊,覺得過去4年的努力好像突然之間消失,「我們努力嘗試把這個產業建立起來,希望每個角色都能慢慢朝向有理想的薪水,理想的工作時間,以及足夠的預算可以使用,但好像才剛剛開始就要重頭來過,有點可惜。」

郭芊圻道出對產業前景的憂慮,「我比較擔心的事情是,有很多人因為這樣的衝擊他就離開了,他的經驗無法留下來,無論是對的還是錯誤的經驗,如果不能給下一代的話,永遠都會重複過去的錯誤。」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

郭芊圻指出,「我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留下來,有機會跟後進說,當然有辛苦的地方,但其實也沒有你想像得這麼辛苦,當你在場邊的時候,還是可以第一線感受衝擊,在球員灌籃時享受氣勢,也包括感受球員的眼淚,我在東超就再次體會領航猿去年在桃園巨蛋的感受(PLG總冠軍賽不敵新北國王),這次東超更明顯,明明我賽前還在跟東超的工作人員對流程,但在最後兩分鐘,看著冠軍獎盃就在眼前,然後不見了,那個遺憾是在大家心裡的,也讓整個團隊都希望下次我們能夠再有機會一起挑戰。」

今年3月在澳門舉行的東超四強決戰是郭芊圻從業至今難以忘懷的時刻之一,「真的走到那個舞台,看到領航猿每個人都拚到流血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真的也在國際賽站穩腳步了。」另一極具成就感的瞬間,則是第二季的總冠軍賽頒獎典禮,因為工作認真觀察各國職籃頒獎典禮的她,終於看到心中的畫面實現,「第一年因為疫情沒有舉行,彩花噴出來的時候我滿想哭的,那個畫面跟我想像的畫面是一樣的。」

身為職籃產業的一份子,郭芊圻對前景有憂心也抱有理想,她說,無論有幾個聯盟、幾支球隊,希望在這個產業的每個人都能享受這份工作,「這麼辛苦的環境,如果你還沒辦法享受工作的話,那就太可憐了。」

產業裡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她認為,若有後進想從事相關工作,只有愛籃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擁有專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場內有六千名球迷都很愛籃球,我們有什麼資格說,比他們更愛籃球,只是喜歡這個運動項目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工作強度,最終還是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更應該要思考的是,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想要做到的是什麼,要有想像的畫面,而在這個畫面裡你又是什麼角色,要對自己有想像,才有辦法在一個工作走得比較遠。」

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PLG行銷部經理郭芊圻。(郭芊圻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