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獨立聯盟投手白川惠翔,去年季中以短約方式效力韓職斗山熊,他也是催生韓職亞援制的關鍵人物。(取自斗山熊網站)
導入多項變革
積極開發新球迷
〔記者羅志朋/綜合報導〕韓國職棒新賽季上週六開打,開出5場全爆滿的亮眼票房,近年韓職導入PitchCom、電子好球帶,明年更將實施亞洲外援制度,各項政策求新求變,讓職棒更能迎合新一代球迷的口味,擴大球迷版圖,韓職力求突破的積極態度足供中職借鏡。其中23歲的前日本獨立聯盟右投白川惠翔,絕對是催生韓職亞援的關鍵人物。
日投白川惠翔
催生3+1洋將新制
韓職各隊一軍最多可登錄3名洋將,投野至少各1人,單季最多換2人,規定嚴苛,2020年韓職理事會通過「育成洋將」制度,每隊可聘投、野手各1人,年薪上限30萬美元,原計畫2023年實施,因疫情衝擊在2022年宣布終止。
由於洋將耗損嚴重,2023年季後韓職決議推行「6週短期替代洋將」制度,若陣中洋將受傷長期缺陣,可被列入至少6週的復健名單,找來的替代洋將不佔換洋將次數,縮小各隊戰力差距。
去年季中SSG登陸者洋投力亞士(現效力富邦悍將)因傷長期脫離戰線,便延攬日本獨盟右投白川惠翔,做為6週短期替代洋將,先發5場拿下2勝2敗、防禦率5.09,後來斗山熊因洋投威達爾(曾效力樂天桃猿)進入復健名單,白川惠翔合約期滿轉投斗山,薪資從180萬日圓翻倍成長至400萬日圓(約88萬台幣),先發7場繳2勝3敗、防禦率6.03。
儘管白川惠翔帳面成績平平,但他年輕有潛力又能吃局數,頗受好評,間接催生今年1月韓職理事會拍板定案,明年將啟動亞洲外援制度,每隊可延攬1名亞洲或澳洲籍選手,意味各隊一軍可登錄「3+1」名洋將。
韓國職業足球和籃球聯賽實施亞援制度多年,如今韓國職棒也跟進,成效如何有待觀察,只是此制度的先行者白川惠翔命運曲折,他在韓職投到手傷,隨後投入日職選秀落榜,日本獨盟投手挑戰更高層級的中職、韓職,能否健康投滿一整季成為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