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在球場中「吐水」。(資料照,法新社)
〔記者吳孟儒/綜合報導〕運動員有時候會出現將飲料倒進嘴裡,接著將之吐出的動作,但為什麼選手要這樣做?其實是有原因的。
世界盃期間,球員在場上不時會出現「吐水」行徑,根據運動營養科學的觀點來看,專業的說法會是「碳水化合物漱口法」,而不只是「漱口」那麼簡單。
運動員為了加強在場上的表現,有時候不會將飲料直接吞進去,因為有可能造成球員腸胃負擔或不適的情形,研究顯示,以「漱口」方式替代,通常選手將飲料放入嘴裡會停留5到10秒的時間,時間越久越好,才可以讓口腔內的細胞感受到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刺激腦部運作。
2015年有一篇關於運動營養的研究顯示,採用「碳水化合物漱口法」的方式,確實是讓男性競技運動員的疲勞下降,但也有另一篇論文指出,其實此方法只針對爆發性運動有用,像是慢跑就不適用。
密西根州大學曾做過實驗,測試學生能否透過「碳水化合物漱口法」的成效,目前還只是初步階段,但確實能提升腦部的表現,而且時間長達15分鐘。
至於到底對球員有沒有用?或許的確沒辦法因此跑得更快,或是球踢得更精準、更有力,但密西根州大學助理教授David Ferguson表示,此方法能夠提升球員的專注度、減緩疲勞感,也因此他們能關鍵時刻好好的處理重要球。
來自加拿大體育學院的生理學家 Trent Stellingwerff博士則說,「我想如果運動員相信,那麼這或許會成為他們的獲勝的魔力,至於到底有沒有用?我想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