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資穎在中國公開賽不敵中國小將高昉潔。(資料照,法新社)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剛結束的中國公開賽冷門頻傳,男女單世界第一安賽龍、戴資穎都提前鎩羽,分遭印尼新星金廷、中國小將高昉潔淘汰,聲勢大好的日本桃田賢斗也在決賽落敗,歸咎原因,世羽聯今年起「強制、密集參賽」,讓頂尖好手的狀態難以維持或許是個因素。
為了提倡羽球發展,世界羽聯今年起改制,規定男女單打前15、雙打前10的選手每年要至少參加12站比賽,其中超級1000賽和750賽要打8站,7站超級500賽事需要參加至少4站,如此密集的賽程、強制性參賽,無論是年輕選手還是老將都大喊吃不消。
桃田賢斗在中國公開賽決賽直落二落敗。(資料照,法新社)
印度名將賽娜(Saina Nehwal)去年底就表示:「如果你要讓羽球像網球那樣發展,那我更希望每年能有4、5個類似網球大滿貫那樣的賽事,有更多的資金。至於現在的新賽制,作為一名選手我敢說,實在太不容易了。」
西班牙瑪琳(Carolina Marin)也說:「2018年的賽程真是有些瘋狂,一個賽季包括有那麼多的賽事,對所有選手來說都會很艱難!」
中國新星石宇奇的教練、同時也是1999年世錦賽冠軍的孫俊,近日接受中媒《澎湃新聞》訪問,也提到密集參賽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讓選手根本沒時間訓練。他表示:「羽毛球比其他項目更消耗體能,要是沒有平時訓練的保障(就很難打好)。」
孫俊進一步指出:「我們會看每站比賽的狀態,運動員在國內訓練一兩個月,覺得狀態不錯就可以出去比賽,在比賽當中可以找出一些問題,然後回來再接著練。但現在的情況是,就算你在比賽中找到了問題也沒時間練,而且你必須要參賽,不管狀態好還是不好。」
尤其羽毛球對身體要求極高,要兼具速度與耐力,又要力量還要彈跳、更需要靈敏度。孫俊說:「打一場兩場你感受不到,但一年兩年下來,肯定會造成運動員的傷病。尤其對年紀大的運動員更吃不消,人肯定是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