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北馬拉松鳴槍起跑,跑者奮力衝出。(記者方賓照攝)
台北馬拉松驚魂記
◎作者: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葉文凌醫師
今早真是驚濤駭浪,喧喧嚷嚷的公投大案終於塵埃落定,但是歡喜的台北馬拉松比賽,卻驚傳有五個OHCA的案例,真是恐怖到極點。想必主辦單位大概嚇到魂不附體,直呼輒輒。真是天佑蒼生,這是發生在首善之區的台北,沿路的台大、馬階、三總均是醫學中心,且路段平坦,無上山下海之虞。更重要的是,重症治療能量充足,後援的加護病房和外科手術也絕不是問題。
只是,若是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萬金石馬拉松,或者台東馬拉松會有怎樣的場景呢?我不禁再度呼籲,運動賽事的醫療服務必須要標準化。運動賽事一定會有風險,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和保障措施。
試以醫療資源分布而言,台灣在扭曲的專科化、評鑑、及健保制度下,醫師很多,但是執業和訓練卻被層層節制。因此執業能力是嚴重的分配不均,以最常發生的心臟疾病為例,整個花東縱谷加南迴公路三百多公里,其治療能量恐不如台北十公里範圍的十分之一。更別提後備支援能量之不足與時間延遲效應的災難。當以分秒為爭的急症發生時,碰到以小時計的運輸工具時,已經是抓襟見肘,更別提萬一多人急症時,量能之不足的可怕景象。
再以法律手段而言,對於運動賽的規範無定論。不論是舉辦單位的資格、舉辦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條件,選手的條件和要求,比賽的準備工作,不論是硬體設備、配合條件、人員要求、醫療準備、保險要求、運輸條件、政府部門必須配合事項,均無規範。因此除非是公部門主辦,否則主辦方是無權要求公部門配合的。所以安全措施落差極為巨大,似乎只能依賴諸神保佑,千萬别出事。
運動從來就是國之大事,任何國家都會把運動成績當做國家榮耀!不論是古希臘,往日之納粹德國,乃至蘇聯時代,今之美國,皆然。當奧運國手舉起金牌,光宗耀祖時,其後代表政府、運動協會、教練、家長、學校、志工、選手,乃至醫院的無數無名或有意的投入。其帶頭者,也就是運動主管機關的位階也決定了國家投入之能量。若只是以一把义子想舉起一頭鯨魚,自然只能看鯨魚是否剛好把心臟撞上义子,而且义子還要夠長夠硬才行。我們不能只是換一把魚义而已,而是要建立一個捕大魚和保護小魚的系統,如此才能可長可久的大量繁殖大魚,也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運動強國。
葉文凌醫師(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