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提升運動風氣 吳誠文:放手讓民間形成經濟活動力量

2021/12/29 09:14

第1代巨人少棒隊投手吳誠文,從自身經歷談台灣運動發展,建議政府放手讓民間形成經濟活動力量,促進全民運動文化。(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灣巨人少棒隊1971年首度拿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冠軍,至今年屆滿50周年,第1代巨人少棒隊投手吳誠文從棒球「國球」看台灣運動發展,他有感而發表示,台灣已從專制集權走向民主自由國家,運動推廣仍侷限在「政府給補助、指揮民間做事」,如何從政策鼓勵民間把運動變成經濟活動力量,進而提升為全民文化,值得思考與努力。

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南分院執行長的吳誠文,雖然在學研領域,但一直關心台灣運動發展。他認為,體育行政主管機關從「體育委員會」升格「體育署」,名稱改變、運作模式不變,編列預算經費補助運動單項協會,單項協會經費夠的話就辦比賽,經費不夠就不辦,這種作法源自早年政府集權思維由來已久,因為政府想指揮民間做事,沒有其他辦法就只能補助經費給單項協會來做,功能發揮受限。

吳誠文建議,政府資源有限,很難落實到體育運動全民化,如果能讓民間形成經濟活動的力量,不需要靠政府砸錢就能運作的很好,為何不放手讓民間發揮力量。他舉例指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不是政府單位,也不是聯合國體系組識,其實是1個營運公司,運作歷史悠久到具有相當規模,於是掌握了這個國際賽事市場。

西方先進國家發展運動可以形成商業價值,吳誠文表示,主要是來自基本生活需求,民間活絡各項運動設施及舉辦活動比賽,人民接受程度水準很高,台灣若要推廣運動普及文化,應跳脫政府編算補助單項協會辦比賽活動的框架,且要從小教育體能知識,培養孩子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正向觀念,化解「只在學校才運動,上體育課是被逼的」想法。

吳誠文建議,運動風氣從社區開始,政府不妨從政策制定著手,規定新社區達一定人口比例要興辦公共運動設施,擴增室內或室外場館,讓民間管理單位可以辦比賽有營運收入,又能提供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下而上擴展全民運動文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