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藍智庫:體育經費只有表面好看,本質虛胖

2023/04/15 09:23

陳學聖。(資料照,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國民黨智庫今日指出,2016年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時承諾,8年後國家體育經費要倍增到160億元,雖然近年來經費大幅增加至近140億元,事實上,屬應常態性編列的公務預算占比卻明顯減少,根本只是表面好看,本質虛胖。

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從2010年運動發展基金開始作為國家體育經費迄2017年,國家體育經費約在57億至83億元之間,其中公務預算介於40億元至60億之間,占國家體育經費的百分比約51%至77%,符合預算結構,但自從2018年以來,國家體育經費雖然大幅攀升至120億至137億之間,表面上要達成倍增目標,但公務預算卻不增反減,各年度占國家體育經費的百分僅有3至4成左右,似乎不合乎預算結構,而且國家體育經費即使增加近130億元,卻連中央政府總預算的1%都不到。

陳學聖表示,2018年至2023年的國家體育經費驟增原因,除了包含公務預算、運動發展基金以外,還加計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才讓經費暴增至逾百億,其中運動發展基金加上特別預算兩項經費合計約76億至93億之間,占國家體育經費6成至7成,公務預算占比反而大幅減少。

他認為,若將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運動發展基金都算進體育經費倍增目標中,不免被質疑是虛胖的經費,不利於需要長期穩定的體育發展,因為運動發展基金雖然被喻為體育署的小金庫,但並非穩定收入,是靠運動彩券的盈餘挹注,難免會受到投注金額影響,至於特別預算更是屬於短命型的經費,可能幾年過後就不再續編。

陳學聖說,公務預算不能低於基金預算,預算結構才不會扭曲,結構才會穩定,國家重要且長期或需常態性編列經費的施政計畫,應編列於單位公務預算中,避免經費斷炊,至於非長期或一次性的計畫,則可考慮編列於運動發展基金來執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