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資料照,法新社)
作者:台灣運動醫學會前理事長葉文凌教授
大谷翔平本季真是多災多難,先是全壘打之後肌肉抽筋,後又手指起手泡,乃至指甲裂開。雖然已經是大聯盟史上第一位單季達成9勝、40轟的選手,堪稱史詩級的人物。但這可是在2018年動過韌帶重建手術換來的。
昨天在雙重賽首戰,大谷僅先發投1.1局,就因手肘內側疼痛而緊急退塲。報導指出,大谷的尺側副韌帶(UCL)撕裂。本季將不會再有「投手大谷」。眾多粉絲關心的是,「二刀流」大谷翔平是否再生?亦或只是一個「強打」或「巨投」呢?
大谷的傷在UCL,UCL是什麼呢? UCL是一條韌帶,負責連結肱骨內側上髁和尺骨喙突內側,可以分前部、後部、橫部。其中以前部最重要。主要負責抵抗肘部外翻的力量。而其受傷少因單次力量受傷,多因多次重複的過度施力造成。屬於「過度使用症候群」。人體器官的韌帶有兩大類,一種長的就是像韌帶。果然是完整的,有頭有尾,有上有下,有前有後。就算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也知道他必然是一條韌帶。這裡韌帶也多半功能強大,有如名門正派的武士。如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
另一種韌帶長的奇形怪狀,形狀不一,頭尾不明。通常是某些結締組織的增厚部分。你要有些想像力和天賦,加上機緣才能洞悉。如UCL,因為界限不明,所以功能上的定義往往十分爭議。有如幕容家族,什麼都會,但也什麼都不精。所以受力往往也不如前一種韌帶。以UCL為例,在投球時,肘部在過頭投擲中,外翻的力量可達六十牛頓。小小的UCL並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如果旦旦而伐之,保證UCL會斷裂。
這兩種韌帶重建的效果大異其趣。名門正派的大俠,逝則逝矣,很難再複製。但奇形怪狀的韌帶只要給他更強的代替品,往往會立大功。如TOMMY JOHN手術,因為用一條完整的肌腱代替不怎麼樣的UCL,所以在第一次手術的效果十分良好。84.4%的投手可返投手丘。因為這一條新的韌帶強度是優於原先的標準。但是如果第二次做TOMMY JOHN 手術則不然,只有42.4%可以單季再丟十場以上的比賽。而且投球局數、壽命均較短、復健期更長。主要是疤痕組織、本體反射改變、骨頭品質及骨隧道鬆脫。可見,再次的尺側韌帶重建手術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大谷已經締造紀錄,其實終將面對一個選擇,是打或是投。堅持二刀流的理想,將會是十分艱難且不易達成。2018手術後,2019大谷仍可打擊,但未必能投。這兩者不必並存,也許想開了,大谷再生將迅速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