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足球》球員需具備自主思考的能力 前國家隊教頭點出台灣足球問題

2024/06/22 15:13

吳法悌。(足協提供)

〔記者盧養宣/新北報導〕國際足總人才發展計劃(FIFA Talent Development Scheme,TDS)在台灣啟動,希望能紮根基層,本次計畫的經理、曾在亞洲數個國家擔任國家隊教練和技術總監的台灣女婿吳法悌,也提出對台灣基層足球的觀察。

吳法悌來台灣30年、持有台灣護照,他在與台籍妻子的事業步上軌道後開始將心力投注在台灣基層足球,2009年曾獲得足協年度最佳教練,2014年至2016年擔任台灣女子五人制國家隊教頭。

吳法悌在2018年前往寮國執教、2021年回到家鄉土耳其,去年獲邀前往不丹擔任足協技術總監,在合約到期後,回到台灣負責國際足總人才發展計劃。

睽違6年回到台灣,吳法悌對於台灣基層發展現況表示,「球員進步了,但環境沒有。」他強調所謂的「進步」,不是指可以媲美國際水準,而是指現在球員開始會自己看影片、吸收新知,但硬體環境與教練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教練需要更多的新血。

這次國際足總人才發展計劃很重要的一環是教練教育,吳法悌指出,教練從技術、戰術、心理學至生理學,每一環節的知識缺一不可,不能再把對男生的訓練全部套用在女生身上,否則就是每位女足球員都會無法避免動刀命運。

這次的計畫目前在新北、宜蘭、南投和屏東設立四個訓練站,吳法悌與教練張絕倫希望有更多的新教練願意投入,吳法悌透露,由於課程因地制宜,準備起來並不輕鬆,難免讓基層教練卻步,「我們要到屏東,就要先花一個禮拜了解當地選手的狀況,下個禮拜到宜蘭,就要再準備另外一套,希望有愛足球、愛台灣的教練可以跟我們一起工作。」

吳法悌語重心長表示,台灣足球必須有更多年輕教練,光靠老一輩是不夠的,他也希望導入「coach-less」的觀念,希望未來在訓練上,教練主導的時間可以愈來愈少,也認為這是台灣足球與其他國家的差別,「我們在場上身體的速度可能跟日本選手差不多,但頭腦反應的速度不一樣,挑球之後要傳給誰?球員必須自己思考,我們要給球員更多權力。」

吳法悌提到,指導時一定會有一段完整的時間讓球員發揮、教練不進行過多干涉,「訓練有70%要靠球員,球員必須要自己思考,未來的球員跟現在的球員不可以一樣,我們需要考慮未來的選手需要什麼。」

張絕倫(左)、吳法悌。(記者盧養宣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