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志朋/台北報導〕2012年11月經典賽資格賽台灣隊3戰全勝晉級隔年會內賽,當時周思齊是台灣隊主砲,去年球季結束引退後轉任亞洲棒總理事長特助,今天現身大巨蛋,他表示,資格賽每一場壓力都很大,當年對手紐西蘭有一名身材高大的速球投手,菲律賓有左投小川龍也和美國大學球員助陣,對戰壓力真的很大,況且當時還沒有情蒐。
今年經典賽資格賽在2月舉辦,對職業球員而言是很大的考驗,周思齊說,在2月比賽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但這是大聯盟辦的國際賽,成敗論英雄,沒辦法,賽制就是如此。
以國家隊前輩視野來看這批國手,周思齊認為,其實選手素質都不錯,打擊也很好,只可惜前兩場打線沒有串聯,導致留下許多殘壘,不過昨天對南非第8局攻勢,感覺團隊士氣有打出來。
經典賽由大聯盟主辦,資格賽比照大聯盟規定設有投球時間限制,壘上沒人時投手必須在15秒內完成投球,壘上有人則為18秒,捕手須在9秒前就位,打者須在30秒內進入打擊區,打擊時須在8秒內注視投手並準備好打擊。
目前中職規定,壘上沒人時投手必須於倒數20秒內完成投球,壘上有人則為25秒,未來是否全面比照大聯盟,周思齊說,「大聯盟的規則,我們只能參考,但不能完全複製,台灣投手的投球動作比較多種,大聯盟比較沒有在鑽研牽制,他們是能力的展現,我們在秒數上面控制可以思考,不一定都聚焦在球員身上,包括縮短教練暫停或是捕手暫停時間,可以讓整體比賽時間就會縮短。」
不過周思齊也說,大聯盟整體場地的人很多,整理速度也很快,所以才會說大聯盟怎麼做,中職不見得就能完全複製,也不一定能完全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