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資格賽壘包大小比照大聯盟。(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記者龔乃玠/台北報導〕經典賽資格賽首度導入大聯盟規格的「加大壘包」,盜壘成功率有巨幅地提升,8國合計高達8成82。其中,台灣隊有8次盜壘成功,高居資格賽最多,且沒有盜壘失敗,盜壘成功率是完美的100%。
今年2個分組合計有高達30次盜壘成功,只有4次失敗,8國排名依序是台灣(8次)、尼加拉瓜(6次)、哥倫比亞(5次)、西班牙(5次)、中國(3次)、德國(3次),而巴西和南非沒有任何盜壘紀錄。
經典賽導入的加大壘包,邊長15英寸(38.1公分)的正方型增大為18英寸(45.7公分),一、二壘和二、三壘間的距離縮短4.5英吋(11.4公分),台灣選手曾說過,發動盜壘約少半步,盜壘企圖心會更強。
隨著壘包加大,加上投球計時器相當緊湊,投手能變換節奏的空間越來越少。在大聯盟,有越來越多跑者抓計時器的「剩餘秒數」來掌握投手的習慣動作,變成衝高盜壘數的訣竅。
中職在5日的領隊會議才決定,2026年將加大壘包,規格比照大聯盟,從經典賽資格賽的超高盜壘成功率來看,有機會為中職開啟「大盜壘時代」,腳程快的選手將更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