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比賽用球。(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記者羅志朋/桃園報導〕今年球季中職聯盟並未公布比賽用球恢復係數等相關檢測數據,3月底開季至4月30日期間,中職66場例行賽只出現51發全壘打,平均每場比賽0.77轟,然而自5月1日至昨天比賽結束為止,這段期間65場例行賽多達95發全壘打,場均1.46轟,全壘打產量暴增,兩個時期相較足足差了1.89倍之多。
全壘打產量暴增,已成為近期中職教練和球員私底下議論的話題,很多人都有疑惑,「聯盟是不是偷換球了?彈力球是否重出江湖?」然而,開季至今聯盟都沒有公布恢復係數數值,外界只能抱持懷疑態度。
2023年聯盟公布比賽用球恢復係數,4次檢測數據依序為0.555、0.551、0.547、0.554,去年3月底公布的數據則為0.554,符合0.540至0,560的合格規範。
今年5月開始全壘打產量大爆增,樂天桃猿總教練古久保健二指出,有想說球是不是又變得比較彈了,之前跟中信兄弟總教練平野惠一有聊到,球好像變得比較彈,所以有這樣的感覺,另外,這是不是跟氣候有關也說不定,只是被接殺的外野高飛球,其實也都飛滿遠的,所以才有這樣的疑問。
古久保強調,球變彈的話,打者打出來的球會變得很強勁,但也不能全部都說是球的問題,畢竟開季至今已有一段時間,投手可能有點疲勞,打者狀況調整得很好,也有可能是全壘打產量變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