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遇到重大國際賽事,「國球」棒球總能振奮全國球迷的心。(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2016年,里約奧運這一年,仔細看體育署的預算表,競技運動的經費,大概只有6成用於各類競技選手,另外4成呢?答案是「強棒計畫」,棒球還不是奧運28個種類之一,竟佔了台灣競技運動經費將近40%,何其得天獨厚,那麼,棒球迷幸福嗎?
為了明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主導權,棒協和中華職棒再次開幹。如果教練和選手都出自中職或旅外職業球員,要承擔所有風險,棒協爭的立場是什麼?是「滿腔服務熱忱」,還是「獨家買辦」不容染指?答案很清楚。
台灣視棒球為「國球」,不只是在口頭上,看政府的預算書,棒球預算的排他性非常嚇人,以2016年(奧運年)的競技運動預算為例,體育署的「推展競技運動」科目只有兩項,一是「統整全國各級運動選手培訓體系」,另一個就是「強棒計畫」,全年競技預算5.06億元,強棒計畫就佔了將近2億元,將近40%!
這還不是今年棒球全部的預算,體育署學校體育還有強棒計畫「學生版」,又編了2.5億元,這兩項「強棒計畫」4年總經費達18億元,大部分經費都要透過棒協等民間團體執行,每年體育署補助棒協經費都是以億元起跳,這個國際賽「獨家買辦」,胃口越養越大,越來越貪婪。
政府排擠其他種類體育預算,狠心讓許多冷門運動選手吃土,集中民脂民膏獨厚棒球,目的不外為了讓棒球在國際賽展現更強大的競爭力,造福廣大的棒球迷,讓「國球」時時鼓舞人心,但當現今最盛大的棒球經典賽再度來臨時,卻又重演這齣臭不可聞的戲碼,先把士氣打到谷底,看起來,怎麼有一種里約奧運前那種「退賽」的熟悉感覺呢?
(記者王元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