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重返榮耀之路,孤獨卻堅定,一個離不開棒球的投手,不在意任何頭銜名號,他告訴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專業,就夠了。(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記者郭羿婕/專訪
《後勁》貼身3年記錄
看著紀錄片《後勁:王建民》,小兒子王照升對一張張熟面孔喊出「阿公」、「Uncle」(郭泓志),懵懂懂懂的年紀,只知道父親王建民在大銀幕上,還不明白片中那些連郭泓志都震撼的傷痛、從獨立聯盟拚回大聯盟的煎熬,也不太理解爸爸以外的人,為何都掉下眼淚。
但王建民就是一般人,兩個孩子的爸,一個離不開棒球的投手,「王建民有什麼了不起,只是一個打球的王建民啊,跟大家有什麼不一樣?」連他自己也這麼說,一貫輕描淡寫的語氣,到了片中,除了復健、訓練時吃力地皺眉,也沒有太多表情,難忍淚水的反倒是家人、經紀人張嘉元,甚至是昔日在洋基3A傳授他伸卡球的恩師艾倫(Neil Allen),都見證過別人難以想像的堅持。
王建民紀錄片導演陳惟揚。(記者陳志曲攝)
沒有歌頌造神更顯不凡
《後勁:王建民》於2014年夏天開拍,耗時3年拍攝、跑過21座城市,素材超過100小時,再花16個月剪接99分鐘精華,最後上映版本則是97分鐘,從白襪3A、勇士3A、獨立聯盟、水手3A到2016年在皇家重返大聯盟,沒有華麗歌頌,平實地呈現失落、不甘心與感動。
導演陳惟揚(Frank W. Chen)是極少數參與王建民這段歷程的人,談起每個階段,他不假思索就能清晰說出時間、氛圍和建仔的心情,幾段文字就能帶我們搭上時光機。
2016年4月10日,在皇家考夫曼球場對雙城之戰,王建民從左外野牛棚區走出,跑向暌違959天的大聯盟投手丘,陳惟揚也守在三壘側攝影席,和屈指可數的台灣媒體一起捕捉這一幕。巧的是,洋基時期兩位重要教練也在場,除了時任皇家投手教練的艾蘭德(Dave Eiland),雙城投教恰好就是艾倫。
這都讓王建民復出更添戲劇性,不過陳惟揚說:「不是戲劇化,我也沒有要戲劇化,我覺得他的回歸不用這麼英雄,而是humble return(低調回歸),他設了目標,能回去已經很了不起。」
紀錄片《後勁:王建民》12月14日全台上映。(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寧捨「台灣之光」名號
面對各種封號,王建民也說,這都是被冠上去的,是虛偽而有壓力的,寧可不要有「台灣之光」名號,想過得跟一般人一樣,「對得起自己的專業,這樣就夠了。」
陳惟揚眼中的王建民有些固執,離不開棒球。2017年初,他看到建仔又向棒球農場報到,即使沒有球隊合約,每逢春訓依舊上緊發條準備,還跪在地上訓練,歷歷在目,至今仍令他感動。
「建民已經都不缺,但每年到了2月就是要做這些,這37歲的人還願意跪在那邊,他說『不來要幹嘛』、『不投球好像怪怪的』,那個當下,我很震驚。」這也是陳惟揚最想留存的精神。
不願說出口的兩個字
現在的王建民,坦言明年不太可能再當選手,卻也始終未言退。要一輩子打球的人講出「退休」兩字,是否就像要難過地告別最愛,乾脆別說了?
「應該是這樣吧!」王建民緩緩回答,卻又不代表他要放棄,「可是,我還在想,看要不要再打。」短短幾句話,依舊後勁十足。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