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日、韓職洋投先發比率
記者羅志朋/專題報導
富邦悍將昨宣布簽下育成洋將優瑪,中職5隊新球季洋將戰力佈局大致底定,共計24人,平均月薪3萬美元(約84萬台幣)左右,其中23洋投,以悍將6洋投「超額部署」最多;各隊砸錢投入洋將軍備競賽,23洋投中有16人具大聯盟資歷,幾乎都屬先發型,意味本土投手先發空間愈來愈小。
中信兄弟2020年球季洋投先發比率高達66.7%,右二為本土投手黃恩賜。(資料照)
富邦悍將2020年球季洋投先發比率高達65.8%。(資料照)
去年先發洋投 296人次、佔比61.6%
近年中職洋將政策為每隊登錄3人,每場最多使用3人、同時上場2人;2020年放寬成每隊註冊4人,一軍登錄3人、同時上場2人,各隊卯足全力用洋投先發,2020年洋投先發296人次,比率高達61.6%,2項數據都是2009年中職縮減成4隊規模後新高。
洋投先發比率衝高,土投機會自然減少,2020年僅9人先發達2位數,包括老將潘威倫、王溢正,與25歲以下年輕投手黃恩賜、翁瑋均、施子謙、江辰晏、陳仕朋、江國豪、廖乙忠,25~34歲中生代土投竟無人登板先發上雙。
2021年中職洋將政策不變,新軍味全龍加入,5隊賽程較分散,沒有以往5連戰,頂多4連戰,加上各隊洋投「儲備量」充足,恐不須固定土投扛第5號先發,生存危機拉警報。
日韓職低比率 養成土投扛住國際賽
韓職10隊規模,每隊一軍可登錄3洋將,至少要有1名投手或野手,目前各隊皆採「2投1野」配置,且2投皆先發型。2020年韓職洋投先發比率為35%,比中職低很多,最少的SK飛龍僅22.2%。
12隊規模的日職,2020年每隊一軍可登錄5洋將,同樣至少要有1名投手或野手,各隊洋將多為後援型洋投或洋砲,本季洋投先發194人次,比率僅13.5%,遠低於中職,樂天金鷲120場例行賽完全沒用洋投先發。
近10年一級國際賽事,日、韓國家隊超過9成場次先發重擔交給日、韓職投手,靠本土職棒就能撐起一片天;反觀2009年至今,台灣隊22場一級國際賽事,僅3場先發任務交給中職投手卻一勝難求,見微知著,中職土投當自強。
中職去年球季洋投先發比例超過6成,索沙29場先發居冠。(資料照)
潘威倫(資料照)
2020年中職各隊洋投先發比率
【限縮洋將聲量大 洪總唱反調】
中職洋投當道,土投先發空間漸縮,球評謝長亨曾呼籲,洋將政策應作調整,否則土投缺乏先發機會;不過,富邦悍將總教練洪一中曾多次建議,應開放更多洋將提升比賽精彩度。
草總護土主張 3洋投需1後援
謝長亨說,中職若每隊單週有3土投先發空間,高中球員畢業投入選秀會評估,進職棒有發展性,自然能吸引人才進來,建議可由聯盟統籌修改洋將政策,例如3洋投中須有1洋投擔任後援,清出舞台給先發土投揮灑。
洪總倡議放寬 5人至少1野手
洪一中則認為,中職應再放寬,每隊可登錄5洋將,至少1洋砲,這不會壓縮本土球員空間,反而會提升比賽精彩度,比賽變好看就會出現第6隊,多1隊就可增加60名本土球員工作機會,「不開放洋將是小市場球隊想法,要贏就要想辦法投資洋將。」
也有現役職棒教練提出看法,他指出:「每次國際賽總怨嘆找不到中職土投先發,然而洋將規定就是如此,土投根本沒機會先發磨練,要培養獨當一面先發土投談何容易。」
該教練舉例,劉軒荅是很好的土投,但因洋將登錄規定,教練團寧可讓洋投先發搶勝,劉軒荅只能待在牛棚,很難談養成;他建議可比照韓職,一軍登錄2洋投、1洋砲,把更多先發機會給土投,這樣才有未來。
2020年韓職各隊洋投先發比率
2020年日職各隊洋投先發比率
【韓職22年限洋令 土投被茁壯】
韓職開放洋將20多年來,每隊僅能登錄2、3名洋將,且1年頂多只可換1、2人,避免成「免洗筷」,規定相當嚴格,一定程度保障本土投手生存空間,也迫使各隊必須培養更多能吃局數的先發土投。
韓職1982年成立,直到1998年才開放洋將,初期每隊登錄2洋將,可同時上場,前2年還舉行選秀會招聘洋將,2000年起改由各隊自行接觸簽約。
10隊3洋將名額 全是2投1野
由於韓職開放洋將前幾年有球隊不斷換將,為了改善此狀況,2002年改為每隊可登錄3洋將,最多同時上場2人,但1年只能換1人。到了2006年韓職再縮減,每隊只能登錄2洋將,1年調整成能換2人。
2014年韓職第10隊KT巫師加入,每隊例行賽增至144場,洋投需求量增加,再放寬為每隊可登錄3洋將,至少要有1名投手或野手,最多同時上場2人,每隊1年能換2人規定不變。
2020年韓職放寬規定,每隊可同時有3洋將在場上,目前各隊皆採「2投1野」,暫無雙洋砲共存;上一次韓職出現雙洋砲是2015年KT巫師。
順帶一提,韓職1998年洋將年薪上限為12萬美元,2年後調高到20萬美元,2005年再升至30萬美元,2014年廢除洋將薪資上限,每人年均薪一度衝破百萬美元關卡,2019年增設限制,新聘洋將薪資上限100萬美元。
2023年韓職將增設「育成洋將」制度,各球團除可簽3名洋將外,可額外網羅2名育成洋將,投、野手各1人,年薪最高30萬美元。
【曹大帥物競天擇論 反映土投痼疾31年】
2020年日職每隊一軍能登錄5名洋將,比中職多2人,但洋投先發佔比僅13.5%,遠低於中職逾6成比率,韓職則不到4成,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總教練曹竣崵曾旅日發展,他坦言,台灣投手實力確實不如日、韓堅強。
曹竣崵表示,日本投手質量俱佳,像是菅野智之、山本由伸先發能吃7、8局,日職每隊能找出3、4名能吃局數的先發土投,加上7局後很重要,故找許多洋投擔任中繼、終結者鞏固後防。
先發6局難 賽程改制或可推一把
曹竣崵說,中職能先發吃6局的土投不足,這是31年來老毛病,總教練為贏球,會選洋投還是土投先發?答案顯而易見,若能吃局數的先發土投夠多,就會找洋投擔任中繼和終結者,「如果土投連6局都吃不完,當然以先發洋投優先。」
曹竣崵認為,土投想要有更多先發機會,除了本身素質須提升外,也可從賽程檢討,例如例行賽安排更緊密,一旦賽事密集,無法一直靠洋投撐場,各隊就必須培養更多土投先發。
【1998年整季 龍與牛無土投先發】
2020年中職洋投先發比率達61.6%,這並非歷史新高數據,1998年有近8成比率場次交給洋投先發,紀錄未來恐難打破。
中職早年每隊可登錄5洋將,1997年改為7人,隔年大幅放寬,每隊可登錄12洋將,每場最多使用8人,同時上場3人,本土球員成了配角,儼然是「CPBL洋將聯盟」。
1998年中職洋投先發494人次,比率高達78.4%,紀錄高懸20多年未被打破,該季每隊打105場,味全龍、興農牛完全沒用土投先發;這一年韓職首度開放洋將。
2000年中職修改洋將政策,每隊僅能登錄2洋將,每場最多使用2人,不能同時上場,大幅限縮洋投空間,各隊開始培養更多先發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