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搶3最終資格賽,台灣隊以第3名成績進軍北京奧運。(資料照)
〔記者吳清正/台北報導〕棒球自1984年首度以錦標賽形式列入奧運示範賽,都只有8個參賽名額,東奧更限縮到6隊,在僧多粥少下,亞洲區又有日本和韓國兩大強敵,台灣要取得奧運參賽權總有一番苦戰。
南韓以1982年世界盃冠軍取得1984年洛杉磯奧運門票,亞太區的名額從1983年亞錦賽產生,當時台灣隊最後一戰由郭泰源後援8局無失分,鏖戰11局後以3:2力克南韓,形成台、日、韓並列冠軍,半小時後台灣和日本加賽爭奪奧運門票,郭泰源再完投9局無失分,9局下趙士強擊出再見全壘打,1:0擊敗日本取得參賽權。日本則因古巴抵制洛杉磯奧運,最後也獲邀參賽。
常拚到加賽或比勝敗關係
1988年奧運因南韓是主辦國、日本是上屆冠軍,雙雙取得奧運資格,使得台灣隊可以最輕鬆拿到奧運門票,但台灣隊仍在資格賽的1987年亞錦賽奪冠。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亞太區有2個參賽名額,台灣隊在1991年亞錦賽和日本戰績相同,比較勝敗關係後雖然屈居亞軍,仍獲得奧運參賽權。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和2000年雪梨奧運亞洲仍有2個名額,但台灣隊都在亞錦賽排名第3無緣參賽。2003年亞錦賽日本奪冠,台灣和南韓爭奪第2張奧運門票,打到第10局台灣隊高志綱擊出再見安打,暌違8年重返2004年雅典奧運。
2008年北京奧運資格賽賽制改變,亞錦賽只產生1個參賽名額,由日本拿走,2、3名的南韓和台灣則參加8搶3最終資格賽,台灣隊最後獲得第3名再度進軍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