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珍羚淚灑東奧賽場。(資料照)
〔記者吳孟儒/綜合報導〕選手在場上締造佳績,開心接受喝采,但失利時也得面對各界的酸言酸語,言行舉止也被放大檢視,運動員該如何應對鋪天蓋地的批評浪潮?
世界球后戴資穎在東奧羽球女單金牌戰落敗,也曾遭網友批評。(資料照)
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在東奧女單金牌戰落敗後,被網友在社群媒體標註,批評比賽出現太多失誤,表現太NG,她雖表示不會在意,但還是轉發貼文回擊:「站在場上的不是你,覺得我失誤太多,可以不要看我打球,謝謝!」
射箭女將譚雅婷在東奧女團、個人賽落敗後,也被酸民私訊攻擊「射太爛」、「趕快退休」;至於網球女雙組合詹詠然/詹皓晴,因被外界塑造成與謝淑薇對立的情況下,長年遭嘲諷,甚至出現贏球被噓爆、輸球後大批群眾狂喜的怪象。
選手挨罵的案例層出不窮,只是這些言論已成為運動員的無形壓力,不只國訓中心,也有許多職業球隊安排運動心理諮詢師協助選手。
任職於國家隊和職棒球隊的運動心理諮詢師洪紫峯表示,他並不樂見選手與酸民對槓,只是一路被打壓並非健康作法,他分享自己協助選手的模式,除了陪伴與言語支持,也會交付功課,讓選手在批評中找尋正面回饋,透過書寫方式的紓壓,因文字撰寫能協助梳理抽象感受,也能更有邏輯的組織。
可透過書寫方式紓壓
身為公眾人物,運動員免不了要接受外界評論,洪紫峯會教育選手,要正視壓力來源,感受壓力下的任何感覺,但他也呼籲大眾應更有同理心,不只是對他人的情緒理解,也適用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