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第6隊新歡票房 台鋼搶攻5000人均線

2024/01/07 05:30

王溢正(資料照)

〔記者吳清正、倪婉君/台北報導〕台鋼雄鷹今年加入一軍戰場,是中職史上第3次擴編到6隊規模,過程和前兩次截然不同,票房是否會因隊數、場數增加、戰力落差等因素,遭到「稀釋」有待觀察;不過台鋼努力成為中職35年的熱搜關鍵字,領隊劉東洋就希望扭轉過去對新球隊加入會變成票房負擔的印象,昨受訪指出:「我們會努力讓球迷覺得台鋼的比賽,是有看點的!」

中職插旗澄清湖球場票房

引1993年數據 力搏人氣稀釋效應

中職新增球隊第1年票房

中職第1次擴編到6隊是1993年,由於職棒在1990年開打後票房比預期好,加上台灣隊1992年奧運勇奪銀牌後掀起棒球熱,聯盟決定從4隊增加到6隊,由擁有大部分奧運國手的俊國和時報通過審核。當時中職還沒有二軍制度,俊國和時報直接從一軍打起,聯盟例行賽從180場增加到270場,平均票房則從6878下滑到5928人,是中職史上首次票房負成長,時報和俊國的票房也是最後兩名。

2003年1月職棒兩聯盟合併,時任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陳河東(前左二)與那魯灣董事長陳盛沺(前左一)等人見證歷史。(資料照)

劉東洋認為台鋼和當年俊國、時報一樣都是全新球隊投入中職,期許台鋼能在首年平均主場人數就突破當年兩隊的4千多人之譜、往5千人邁進,「其實這段時間聽到不少球迷都很喜歡中職,只可惜高雄沒有自己的球隊。」因此台鋼以高雄為大本營後,今年預計會在澄清湖球場安排至少30場主場賽事,「我們除了努力在高雄基層推廣棒球,在吉祥物的命名和背號也跟高雄有連結,就是要打造屬於高雄的球隊。」

中職曾在1997年和信鯨加入後,達到史上最多7隊,但在2000年又回到4隊規模,直到2003年兩聯盟合併,台灣大聯盟整併成誠泰和第一加入中職,再度達到6隊。中職在2000年受假球案影響平均票房只剩1676人後,2001年起回升,2003年例行賽場數從180場增加到300場,票房仍成長8%,但新同學第一和誠泰的票房還是最後兩名。

深度經營高雄 有信心贏過老球隊

之前兩次擴編到6隊都是同時增加2隊,這次則是味全重返成為第5隊後,相隔3年再加入台鋼成為第6隊。味全在2021年投入一軍比賽,例行賽從240場增加到300場,雖然聯盟票房下滑12%,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當年味全主場平均人數破3千,是首次有新球隊票房贏過老球隊,今年例行賽再增到360場,台鋼也期待成為「受歡迎的新同學」,目標兩年內主場進場人數就能達到聯盟平均值。

台鋼雄鷹今年上一軍,目標兩年內主場進場人數達聯盟平均值。(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