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資格賽28人決選名單前天出爐,能否取得明年3月會內賽門票,結果將是驗證這支「新台灣隊」的成效。結合日美職旅外和中職菁英組成的TEAM TAIWAN,具有「年輕化」、「速度化」和「多功能」等3大特色,可說是因應資格賽短期賽事的國家隊,能否達成任務,本週就可見真章,戰力發揮和未來性,更令人高度期待。
WBC資格賽台灣隊陣容年輕化,僅4人超過30歲,旅外投手林維恩年僅19歲。(資料照)
選材首重多功能 有利教練團調度
〔記者林宥辰/台北報導〕2023年台灣隊在經典賽分組賽意外墊底,儘管去年世界12強賽奪冠,台灣棒球仍期盼在經典賽捲土重來,一雪前恥,就必須在本週五登場的資格賽贏得漂亮,順利晉級2026年經典賽會內賽。
台灣隊28人名單有多位上屆經典賽的成員,教練團更有多人也在陣中,上次挫敗經歷大家刻苦銘心,決心從資格賽打起扳回顏面。資格賽台灣隊總教練曾豪駒以12強冠軍教練團為班底,僅隊長陳傑憲續戰外,挑選球員維持一貫年輕化和功能性為優先考量組軍。
去年12強,教練團選進多位「中線底」內野手、強調功能性,選進的所有選手全數上陣,預賽時狀況欠佳的選手適度脫離先發崗位調整,複賽也有戰力能遞補,9場打下來,在教練團的謹慎調度下,球員各有貢獻。
資格賽台灣隊陣容,選材架構大致也維持如此方向。內野手雖僅嚴選6人,卻都是「多功能」球員,能遊走多個位置,人人可扮演稱職的工具人角色,王博玄、林子偉甚至都內外兼修,讓教練團調度更加靈活。
陣容大幅年輕化 培養奧運接班人
這次資格賽陣容更顯年輕化,尤其投手群當中有徐翔聖、林維恩兩位年僅19歲好手。全隊陣中,年過30者僅吳念庭、陳傑憲、林子偉和李宗賢4人,其中吳念庭以數月之差,成為全隊最資深選手。放遠未來,若能順利從資格賽挖掘出可造之材,對明年經典賽、2028年奧運將可培養出更多年輕世代,順利接棒。特別是獲邀入選的5位旅外投手都相當年輕,甚至是第一次穿上一級國際賽國家隊戰袍,資格賽是很好的試煉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