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籃薪上限 降為12萬元

2005/10/01 06:00

〔記者梁偉銘╱台北報導〕第三季SBL超級籃賽委員會有重大突破,研議已久的球員月薪上限,已從原先設定的十三萬小降一萬,拍板定案為十二萬元,而且溯及既往,即陳信安、楊玉明等天價球星都受到約束。

至於轉播權利金也從去年的兩千七百五十萬,水漲船高到三千五百萬元,並由現行執行單位ESPN統籌,再與緯來、東森等有意轉播頻道協調分配。

自八月初裕隆「飛人」陳信安跳槽東森後,SBL挖角錢鬥浮出檯面,歷經近兩個月整合溝通,委員會議總算針對球員薪資上限取得共識,各隊昨天同意把最高月薪明文訂為十二萬元,最低薪則不設限,此案自十月起正式生效。

「薪資上限小組」召集人台啤代表閻家驊指出,十二萬元是評估現有市場行情後,由專業團隊計算出的合理價碼,但這只是單純薪水,並不包括廣告、代言等額外收入,如有必要,球員得公開廣告代言金額,以防止球隊「藉廣告之名,行暗盤之實。」

至於簽約金部分,暫未明定規範,委員們私下表示,不少球隊已有取消簽約金的默契,「為了避免爭議,最好不要給簽約金啦,免得大家又在這裡大做文章,再度吹皺一池春水。」

比賽主辦單位全國籃協強調,各球團應遵守最新「月薪條款」,只要違規必祭重罰,諷刺的是,會中卻未做出罰則決議,恐怕只能等到有球隊給太多被活逮,才會亡羊補牢。

事實上,各隊多在日前與球員重新簽約,其中裕隆隊曾文鼎、周士淵等主力,月薪盛傳早飆破十二萬關卡,對此恐龍代表林正明表示,球團尊重委員會決定,將重新議定球員合約,而陳信安三年一千五百萬、楊玉明一年三百萬的肥約,東森勢必也得做「技術性」調整。


真該談的 是全隊總額度

SBL超級籃球聯賽部分球隊代表一再嚷著要走向「職業化」,他們搞不懂為何連拿兩屆冠軍的裕隆隊老闆嚴凱泰,始終不認同這個發展方向。其實,問題的解答,這些球隊代表昨天自己又回答了一遍,只是他們沒發覺罷了。

SBL球隊代表昨天拍板定案,硬把球員月薪上限訂在十二萬元,消息一出,大多數球員都覺得失望。原以為今年夏天陳信安跨出重要的一步,能改變目前SBL球員薪資假平等和不平等的現況,沒想到繞了一大圈,事情又回到原點。

這些球隊該談的是全隊薪資總額上限,在這個總額度之內,依照球員的實力、貢獻度和未來性,給予合理的價碼,而不是只談個別球員薪資上限,一刀切齊所有球員的貢獻度。

曾經歷練過CBA時代的一名老將,冷眼旁觀地說:「一場球賽上場三十分鐘以上的先發主力球員,最高月薪只能拿十二萬元,那些坐板凳的,貢獻度明顯較低,至少也有個六、七萬元,球員為何要賣命?這些球隊代表可能找不出任何理由,說明為何上限是十二萬元,而不是十五萬或二十萬元?這根本像夜市地攤喊價嘛!」

球隊代表甚至提出:改以其他名目「補貼」球員薪水收入,這更離譜。球隊付月薪給球員,就是交換他在球場上的表現。球場以外廣告、代言的進帳,本來就是月薪之外,球員的重要收入,怎能以補貼月薪來看待。

球隊代表以這種不夠職業化的心態,處理球隊經營成本的重大議題,只是SBL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這種玩法根本不可能走向另一個職籃時代,嚴凱泰不玩,理由夠簡單吧!(記者趙新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