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精英獎大爆冷 評選標準何在

2010/12/24 06:00

體壇年度盛事「精英獎」頒獎典禮昨天揭曉,最受矚目的最佳男、女運動員獎項雙雙爆出冷門。

不管是台灣史上首位闖進溫布頓網賽男單八強的「台灣一哥」盧彥勳,還是史上第一個入選美國大聯盟明星賽的旅美左投郭泓志,甚至是一年拿下兩座LPGA四大賽后冠的曾雅妮,竟然無一上榜,精英獎評選標準何在,令人不解。

精英獎象徵國內體壇最高榮譽,但評選委員的組成卻不是由第一線體育記者票選產生,而是由全國體總、中華奧會、體委會官員及三所體院(大學)校長及各家媒體主管,代表性和專業性都受人質疑。

從這次精英獎得獎名單來看,大多是亞運奪牌選手,明顯是因為廣州亞運剛結束,「印象分數」決定一切,但若從網球專業角度來看,盧彥勳在溫布頓網賽闖進八強的空前成就,竟比不上楊宗樺的兩面亞運金牌,有些可笑。

高球小天后曾雅妮2年前拿下LPGA錦標賽冠軍時,該年也獲選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今年妮妮更上層樓,不但一口氣囊括納比斯科、英國女子公開賽兩座四大賽冠軍,還贏得LPGA巡迴賽年度最佳球員,都是台灣史上第一人,難道不值得再度獲得「最佳女運動員」的肯定嗎?(記者許明禮)

精英獎評選流程

精英獎評選作業由15名專家、學者及媒體主管組成的評審委員進行兩階段選拔。第一階段初選,由所有委員從各獎項推薦名單中選出5位入圍者。

決選則在頒獎典禮當天舉行,由評審委員就入圍者進行秘密投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票數者入選該獎項,若無人過半則刷掉最後兩名進入第二輪投票,直至有人票數過半為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