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倫敦眼/台灣渴望 擺脫悲情的加油

2012/08/11 06:00
泰國兩人加油組。(特派記者王元鴻攝)泰國兩人加油組。(特派記者王元鴻攝)

台灣民眾前仆後繼,帶著國旗在異鄉孤軍奮戰,和工作人員爭得面紅耳赤,聲嘶力竭與對方的國家機器對抗,甚至發生衝突,只為拿出國旗喊一聲:「台灣加油!」這種場面見多了,只是每一次,都還是會讓人激動落淚。

昨天「搶旗事件」再度上演,因為一批維安人員一直關切拿國旗的蘇怡青和吳美穎,後來連一名年輕志工也大聲喝斥加入禁止行列,我很好奇地詢問那位志工,有沒有人下命令要他這麼做?沒這麼做會不會被責備?他回答:「沒有。」他才意識到逾矩了,頻頻道歉,我請他向吳小姐她們道歉。

英國是現代民主政治重要發源地,民眾的民主素養有目共睹,也是英國歷史發展最珍貴的資產,但一道命令,一場講習,這樣的社會變成警察國家何其容易,舉世沒有例外,也使得台灣愛國民眾在國外拿出國旗,每一次都像慷慨就義的悲壯場面。

為了突破國際上對國旗打壓封鎖,台灣民眾近年來不斷發揮創意,把國旗元素應用在各種服裝和器材上,像國旗裝、頭巾、貼紙、雨傘等,運用各種方式推銷台灣,不過源自內心深層的渴望一直被壓抑,國旗登場總是難以擺脫悲情。

我想起一對穿著泰國傳統服飾的泰國人,在比賽場館內原本就很吸睛,搭配加油道具唱一首輕快詼諧的短曲,逗得現場觀眾大樂,比賽空檔即興演出,更勝大會串場節目,許多攝影機爭相拍攝,兩個人的力量,大過滿場觀眾。

不過這兩位泰國觀眾實在太愛國,有時發出噪音干擾對手比賽,製造反效果,但那一段輕快唱泰國的歌聲,對照台灣觀眾在看台上揮舞國旗,孤獨沙啞地吶喊「台灣加油!」意思相同,少了衝撞,多了幽默,期待有一天,台灣民眾也能用更快樂的方式表達訴求,用更輕鬆的方式為台灣選手加油。(特派記者王元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