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競逐IOC主席 吳經國平常心

2013/09/07 06:00

記者許明禮/專訪

國際奧會(IOC)9月10日將進行改選,代表台灣角逐主席大位的IOC執委吳經國,經過3個月馬不停蹄拜票後,對選情抱持審慎樂觀,他若當選將成為史上第一個來自亞洲的IOC主席。

現任IOC主席羅格12年任期將屆滿,1988年就成為IOC委員的吳經國是6名候選人中最資深委員,自從5月宣布參選後,他跑遍五大洲、走訪30多個國家,利用參加大型活動積極尋求支持。

拚亞洲第一位IOC主席

雖然選戰進入倒數計時,但吳經國說:「我的心情一直很平靜,因為主席選舉是靠多年的友誼和工作上的表現。」吳經國也引用「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名言:「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贏得比賽,而是參與;正如同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勝利,而是奮鬥。」他認為,只要盡力而為,在過程中全力以赴就夠了。

聲勢最被看好的巴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以「交響樂團的指揮」形容IOC主席角色。吳經國則以「船上掌舵的領航者」來比喻。

吳經國說:「身為IOC主席,要有非常明確的思路和想法,最重要的是要有vision(遠見),須把視野勾勒出來。他希望把國際奧會帶到超越奧運會的境界,不只侷限於運動競技,而是要發揚人道主義,促進世界和平。

推動女子拳擊參奧

最大政績

吳經國在2006年底入主國際拳擊總會(AIBA)主席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還讓女子拳擊成為奧運項目,只花了不到7年就讓拳擊從奧運項目分級第四類別提升為第三類別,成為他爭奪大位最大政績,也是他最後決定宣布參選的動機。

過去8任IOC主席除了美國籍的布倫達治外,其餘7人都來自歐洲,亞洲人要突破歐、美的壟斷並不容易,但吳經國仍深具信心,他表示,過去7年他造訪非洲10多次,也提供許多援助,這次他出馬參選,10多名非洲籍委員都表達善意,尤其去年IOC執委改選,他在94名出席投票委員中獲得破紀錄的88張選票。

吳經國宣布參選後,不但獲得國內不分黨派一致支持,也引起國際間重視,法新社、美聯社和德通社等40多家國際媒體爭相報導。

吳經國表示:「若能當選是一大榮耀,也讓台灣在國際上揚眉吐氣,若落選,也會以平常心看待,畢竟能參選IOC主席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