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2006世界盃足球賽》克勞奇 機器人舞消失…

2006/06/17 06:00

英格蘭頭號長人克勞奇在最後關頭頂進1球,成為摧毀千里達防線的大功臣,不過可能是因戰情緊繃,他進球後卻忘了表演機器人跳舞的個人招牌動作,讓球迷有點失望。

眼尖球迷都發現,世界盃開踢至今約踢進50多球,球員進球後 表現都略嫌保守,和過去狂奔全場、大聲嘶吼,甚至脫衣的激情表現,大相逕庭。

這也許和大賽之初戰況緊繃,球員還在暖機有關,但更可能是受制最新規則,類似上屆世界盃開幕戰塞內加爾迪歐普對法國踢進致勝球後,褪去球衣狂奔到角旗和隊友開起「轟趴」的狂野慶賀方式,今年鐵定換來裁判1張黃牌伺候。

國際足總為控制比賽時間,也擔心過度煽動球迷,使比賽節外生枝,因此嚴禁進球者脫衣慶賀,或如職業聯賽跳上看台親吻、擁抱球迷的激情表現,都被視為「危險動作」,裁判必定舉黃牌,球員在考量國家戰績前提下,也都極盡克制情緒,避免樂極生悲領牌,影響團隊戰力。

其實,球星們進球後的創意表現,不論是獨特招牌動作或是即席演出,一直是球迷看球、球員模仿的觀戰焦點,因此空翻、單跪由隊友擦鞋或是雙膝滑行等,都能廣為流傳。

世界盃史上有很多好點子,早期喀麥隆老將米拉的肚皮舞,巴西貝比多雙手搖嬰兒的創意,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現役球員中,西班牙隊長勞爾親吻指環,向妻兒問候;英格蘭金童貝克漢大鵬展翅,都是個人獨特的慶賀動作,也是本屆球迷還在等待的感動時刻。 (記者黃照敦)


魯尼替補 扭轉戰局

許志祥/前國家隊隊長 中興大學男足隊教練

這是場攻擊對決防守的「矛盾之爭」。英格蘭掌控絕大多數進攻,不論個人或小組的控、傳、射球皆穩居上風,2球獲勝是合理結局;反觀千里達靠著盯人嚴防苦撐82分鐘,無奈最後關頭體能不濟而連遭突破,顯示足球運動還是強調積極主動,「以守為攻」往往陷入挨打,始終難敵「以攻為守」。

英格蘭志在必得,上半場攻擊節奏反而過於單調,缺乏快慢變化,以致戰術被千里達識破施展不開,甚至遭重兵看管箝制,眼看大軍壓境,卻總少了臨門一腳。

下半場魯尼替補上陣,是個重要的轉捩點。這位爆發力十足的超級箭頭, 適時帶動英格蘭搶攻速度,尤其過人推進不但壓迫對手,成功製造許多空檔, 加上老經驗的貝克漢發揮助攻威力,漂亮的自由球把彈藥送到前線,2大球星一搭一唱, 終於協助隊友撕開千里達大門。

(記者梁偉銘整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