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郭正典不滿足 盼足球建國

2014/06/14 06:00
郭正典郭正典

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掀起全球熱潮,足球世界排名176名的台灣至今只能作壁上觀,看看外國球星過乾癮,然而在寶島這片土地,細心呵護足球種子的夢想家從未少過,他們出錢出力令人肅然起敬,本報將為您娓娓道來,一同爬梳這畝荒涼卻越挫越勇的足球夢。系列報導(二)

是什麼玩意兒這麼有魔力?讓一位榮總醫師在53歲時迷上,之後更矢志推動,除了自掏腰包還得放下身段向別人募款,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足球」。

身為國內急重症研究權威,台北榮總的郭正典醫師7年來義無反顧於基層陸續推動5人制、7人制、11人制等10多個足球盃賽,常得看別人臉色借場地,投入經費達400餘萬元,頭髮花白的他表示,終極目標就是透過運動熱情與凝聚力,達成「足球建國」的理想。

郭正典和許多人因世界盃球星迷上足球不同,說話中氣十足的他過去因甲狀腺風暴險些喪命,為改善體質要多運動,嘗試過爬山、打太極拳,繞了一圈發現隨處可踢的足球最適合自己,他手舞足蹈地說:「踢球有加速度,流汗後體內那口『氣』能夠發洩,多爽啊!」

除了健康因素,郭正典認為,足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單場觀戰人數動輒8、9萬人,對於凝聚民心及增強國力都助益匪淺,「過去台美斷交,就是靠少棒隊奪得世界冠軍讓國人上下一條心,足球更有潛力,為什麼不發展?」

推廣足運 願台踢世界盃

說到激動處,郭正典更感嘆如今台灣社會動盪,病源就來自運動風氣不盛,大家精力無從發洩,「像北捷殺人案,要是鄭捷投入足球這種需要與人互動及團隊精神的運動,就不會鑽牛角尖做出傻事。」

郭正典說,足球員要求敏捷性,普遍身高都不高,正是適合東方人的運動,在實現職業化前,政府應從租稅減免甚至以補助款多鼓勵民間舉辦比賽,風氣帶起後才能自負損益。

一心關注寶島足球,提到世界盃金盃鹿死誰手,郭醫師只笑說:「球是圓的,誰也說不準,這就是它魅力所在,硬要說的話,我希望台灣隊有朝一日能踢進世界盃。」

(記者林宗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