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三豐/綜合報導〕兄弟領隊楊培宏日前拋出例行賽採取「浮動票價」的想法,引起不少球迷討論,大聯盟在2009年巨人隊率先實施後,額外創造50萬美元(約1580萬台幣)的票房收入,現在也成為趨勢,大聯盟至少有26隊採取彈性票價策略。
大聯盟球隊過去多採「差別票價」,標準除座位、視野外,就是對戰球隊。以紅襪為例,今年門票分為5級,第一級包括開幕戰、死對頭洋基在芬威交手的8場,以及對老虎3連戰;但同一對手可能會在不同級別,如8月對光芒2連戰是第一級,但9月下旬4連戰,被分在最便宜的一級。
大聯盟球場容量多在3萬至4萬人左右,球隊除發行季票外,也會推出優惠套票組合,但球迷未必每場都能到,會在網路上轉手,二手票網站因此應運而生,冷門比賽可用比門票價格低的錢買到,但熱門比賽可能就水漲船高,像洋基隊長基特去年主場告別戰,網路上一張門票喊到830美元(約2.6萬台幣)。
浮動票價在1980年代就有美國航空公司使用,巨人2009年實施是設定約2000個座位,依據天氣、連勝或先發投手等條件,票價會跟著調整,當年為球團增加50萬美元收入,隔年單場票全改為浮動票價制。
現在包括響尾蛇、紅雀、小熊等隊也採取浮動票價,不過並非沒有限制,球團會設定範圍,最低不能比持有相同區域的季票價格更便宜,也不能貴到讓球迷覺得球團死要錢。如小熊策略是單場門票有早鳥優惠,票價會隨庫存減少而增加,鼓勵球迷盡量早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