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棒球》為什麼是3好球4壞球? 美國媒體大揭密

2017/01/05 11:58

(美聯社)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三好球就出局!」這是每個棒球迷入門的最基本規則,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打者被賦予3好球出局、4壞球保送的規則嗎?

大聯盟官網撰文報導,「3好球出局」在1845年就出現在尼克巴克規則(Knickerbocker Rules)裡,雖然老早定義好,但19世紀中期的棒球宗旨是讓打者盡可能將球擊入場內,所以好球帶還沒有成型,裁判主要是用警告的方式來提醒打者某些球可能會被判成好球。

雖然好球被寫入規則,最初卻沒有「壞球」的概念,最後變成投手不斷釣球等待打者失去耐心,而打者則是癡癡等候最完美的球,以至於1860年的一場比賽中,竟然有3局就使用665球的紀錄,導致比賽常常打到太陽下山而裁定。

1863年,壞球的概念終於誕生,但並非現今的4壞球保送,而是九顆好球帶以外的球才能上壘。隨著投手的角色不再只是餵球,規則才慢慢修正,從9壞球到8壞球、7壞球、6壞球…直到1889年,聯盟才定案「4壞球保送」。

你也會想看這則新聞:

【站上19世紀投手丘 查普曼能飆201公里火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體育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