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首波168位嚮導員 授證

2006/12/25 06:00

〔記者梁偉銘/台北報導〕平安夜,聖誕夜。體委會委託全國山岳協會辦理登山嚮導員授證檢定考試,已於11月分兩梯次完成學、術科測驗,並特地趕在別具意義的聖誕夜進行授證典禮,希望登山界168位首批國家認證的嚮導員,能夠發揮效能減少山難意外發生,提供登山民眾專業服務以及安全保障。

台灣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美麗的山林資源,近年休閒意識抬頭,更讓健行登山成為大受歡迎的全民運動。而嚮導人員的素質與數量,對登山及環保具舉足輕重地位,尤其舊制高山嚮導員證,多半透過各登山社團自行審核發證,水準參差不齊,因此體委會1998年起委託山岳界人士規劃研究,2002年推出符合寶島需求並與國際接軌的登山嚮導員證照制度。

這套最新「登山嚮導員授證辦法」參考國際現行制度,區分為「健行」、「攀登」及「山岳」3個等級。健行嚮導員負責一般健行登山、高山縱走與中級山探勘等基層嚮導工作;進階的攀登嚮導員則擔任攀岩、溯溪等技術性之中級登山嚮導工作;至於難度最高的山岳嚮導員,必須通過國際組織測驗,才可擔任冰雪地攀登等頂級嚮導工作。

國內2006年底到期的舊制嚮導證,約有6000多張,而首梯次新制報考人員共300多人,其中健行嚮導錄取165人,攀登嚮導8人報考也只有3人合格,平均上榜率約6成,挑戰性不低,也顯示主辦單位致力提升嚮導員程度的用心。

登山界破天荒舉行國家檢定考試,山協理事長謝長顯呼籲各界支持肯定,並希望藉此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打造寶島優質登山環境。


落實證照制 未來趨勢

有錢能使鬼推磨,登山嚮導員換證初期陣痛難免,不過全國山協秘書長梁明本信心滿滿,畢竟這是邁向先進登山國家的必經之路,他說︰「我相信透過市場機制,尤其在商業競爭下,台灣登山界會逐漸接受政府美意。」

國內擁有高山嚮導員舊式證照者約6000人,為方便新證換發政策,早在2002年截止申請,有效期限也在今年底結束。由於仍處推廣階段,目前體委會對於「靠山吃飯」的登山嚮導族群,暫未強制落實證照制,但未來幾年內修法嚴格要求,已是必然趨勢。

雖然首次新式授證168人,還不及舊證總數的3%,面對迫在眉睫的「空窗期」,山岳界大老梁明本倒持樂觀看法︰「安啦!初期大家多半觀望。」他以過來人身分強調,想在這個特殊行業混飯吃,擁有官方認證的牌照,肯定比較吃香,對消費民眾而言也有保障,因此換證效應應該很快出現。

至於依靠登山嚮導為生的原住民同胞,山協統計約有2、300人之譜。這群天賦異稟的山林之子,能力和技術等實務層面問題不大,只要適時加強學科理論,彌補不足之處,山青考照絕非難事。

「老外都已上太空,我們不能只會殺豬公!」梁明本呼籲國內登山界放開心胸,切勿自我設限,因為人命關天、大意不得,通過了換證考驗,等於增加實力與競爭性,對自己和所帶領的民眾都是雙贏結局。

(記者梁偉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