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仁。(資料照,記者陳昀攝)
〔記者廖聿偉/綜合報導〕跆拳道國手為了增強競爭力,通常會刻意減輕體重,在低一級的量級出賽,來增加身材的優勢,但降體重的過程十分艱辛,更是意志力的煎熬,被形容為「地獄級考驗」,里約奧運國手黃懷萱就直呼,「降體重比起訓練痛苦數十倍」。
體脂肪已經很低的選手,為了要在短時間減重,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剪掉頭髮只為極細微的重量、穿雨衣跑步、進烤箱讓身體脫水、整天僅吃水煮蛋果腹⋯,用畸形、不健康的方式來瘦身,世大運國手楊宗燁就曾因此逃避亞運培訓,黃懷萱在奧運期間也曾多次想放棄。
前國家隊、現任彰師大教練蘇泰源透露,降體重以提升競爭力是全球趨勢,但並非盲目的減重,應該搭配運動科學和營養供給,檢測肌肉量、體脂肪,還要監控選手的生長模板,若身體狀況已經到了極限,就不應該一味地追求降體重。
2017年世錦賽黃鈺仁在68公斤級奪下銀牌,但2014年仁川亞運他是在54公斤級摘銀,三年間增重達14公斤,其恩師蘇泰源透露,「當時有一派教練支持黃鈺仁留在男生最輕54公斤級,但透過運動科學生長模板的檢測,認定他還能發育,所以我們逆向操作,讓他正常的飲食、增重。」
黃鈺仁今年全運會再度大放異彩,決賽更以46:2懸殊的比數擊敗對手摘金,完成全二連霸。
蘇泰源強調,降體重不是萬靈丹,在國際賽奪金牌,也並非都是身材最好的選手,實力和打法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蘇泰源說,「其實我們一直在改變打法,經過多年國際賽的觀察,過去的一些思維和打法已經行不通,想要在國際賽爭取佳績,必須有更多樣化的進攻技巧和策略,才能突破困境。」
相關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