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養宣/台北報導〕台灣職籃土洋教頭比例失衡,福爾摩沙夢想家領隊陳立宗表示,現在只是一個過程,畢竟好的總教練需要時間養成。
夢想家2017年成立時的總教練為許皓程,隔年改由美籍主帥莫銳執教,接下來歷經加拿大籍朱利爾斯、到現在澳洲籍的皮爾曼,僅在2023年朱利爾斯離台後,短暫由助理教練賴柏霖帶兵。
陳立宗指出,好的職業教練需要時間養成,「現階段我覺得本土教練還需要再跟外國籃球接軌一陣子,SBL過去球隊較少,教練跟洋將的溝通也沒有現在重要,加上教練壽命也比球員長很多,當時是僧多粥少,所以沒有機會培養太多本土教練,但我認為三到五年後,現在很多助理教練都有能力。」
「本質上,我不認為本土教練比較差,但還是必須靠經驗累積,不可能一蹴可幾。」至於外界認為本土教頭可能會有人情包袱,陳立宗表示,一旦到了總教練這個位置,就必須為戰績負責,因此自己較不擔心這樣的狀況。
陳立宗提到,在球隊多聘任外籍教練下,也無可避免為對台灣籃球帶來一定影響,陳立宗舉自己較熟悉的教頭朱利爾斯、皮爾曼、國家隊主帥圖齊、領航猿總教練卡米諾斯為例,「外籍教練比較重視個人技術,台灣教練重視團體,隨著籃球不斷的演變,個人技術的重要性也慢慢提高。」
「還有外籍教練非常重視要上身體,而不是上手,」陳立宗點出另外一個差異,「如果防守用手,外籍教練會很生氣,但對台灣教練來說,你只要守下來就是好球,所以外籍教頭會對裁判有意見,我覺得不只是台灣,亞洲跟美洲在身體碰撞上的尺度就很不一樣,外教會影響裁判,台灣的籃球會愈來愈美式。」
針對外籍教練與本土球員之間的溝通問題,陳立宗則說,「語言對溝通來說只是加分,但其實很多講同樣語言的人反而溝通不太順暢,溝通最重要的是信任跟真誠,像小高(高錦瑋)、阿吉(林俊吉),他們的英文可能都沒有很好,但跟母隊的教練或國家隊的教練圖齊,溝通也都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