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發哥論足/科技吹判 不再有蘭帕德冤案

2014/06/25 06:00

上屆世界盃最受爭議的蘭帕德進球不算誤判冤案,隨著巴西世界盃首次正式使用門線技術(GLT),進與不進的冤案目前已消失了,借助科技化解誤判,甚至另有也該延伸到最受爭議的越位與該不該判12碼罰球的問題,不過,足球有爭議也正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不是嗎?

本屆運用門線技術最佳案例是法國隊本澤馬爆射那球,踢中門柱後,宏都拉斯門將為了撲救,反將球碰入自家球門。而裁判通過門線技術的回饋,立刻做出進球有效的判定。因為射門和門將烏龍是兩個連續動作,所以裁判手錶顯示的先是沒進球,隨後才是進球。這也是爭議所在。

事實上,機器做出了最正確的判決,兩次裁定都沒錯。假如門線技術只展示第二球結果,可能會更加清楚。但事實是幾秒時間裡出現兩次「射門」,顯示兩個結果才是最合理的。如果以為只出現一次射門的人就會出現質疑,如果沒有使用門線技術,可能就會出現南非世界盃蘭帕德對德國進球無效的爭議。

科技可以減少裁判的誤判,而門線技術在未來會被更廣泛地使用在執行12碼罰球和越位的判決嗎?墨西哥桑托斯對喀麥隆之戰的兩次進球,被認為是誤判越位在先,如果也運用科技,誤判可減少。不過越位發生是動態的,執行起來比較複雜,而球門線是固定的、判定進球相對容易卻是事實。

反對使用高科技的人堅稱科技會降低足球的觀賞性和不確定性,但當他們成為被誤判的一方時,恐怕就不會這麼想了。傳統價值應該保存,但也必須應對時代變遷帶來的新挑戰。相信這是未來FIFA要面對的熱門話題。

(何長發,連9屆世足賽專業球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