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葉文凌醫師
台灣一姐戴資穎的老冤家,印度選手辛度,竟然因為「疲勞性骨折」退出世錦賽。這可是一等一的大賽,這是怎麼回事呢?「疲勞性骨折」有這麼嚴重嗎?哪些人會得到?又怎麼預防和治療呢?
「疲勞性骨折」存在的時間應該和人類戰爭史一樣久。至於動物身上存在史就更久了,2001年羅斯才爾德即發現獸腳亞目的恐龍,如暴龍,就已經有「疲勞性骨折」,因為他們幾千公斤的體重主要依賴後腳站立,旦旦而伐之,後腳被「操」的很兇。
而人類自有戰爭以來,就需要不停地「操」士兵,所以夜半只聞哀號聲此起彼落,一方面想家,一方面怕死,一方面卻又被痛的要死的腳折磨到難以入眠。「操」可能是小事,但絕對不是可以忽略的事。「操」之為害為何?以醫學用語簡單說之即是「過度使用症候群」。
「疲勞性骨折」主因重複性負重造成微小線性骨折。重點是,規律性,需承受重量,有微小骨折。多數是因為訓練活動造成,如軍隊行軍、運動員之訓練等。一般休息即會緩解,只是訓練必然是一直持續的,所以疼痛也就一直存在。終致有一天,多數是放棄訓練,少數是微小骨折變成可見之骨折。其成因如下;骨骼是動態結構,身體會求得平衡。一方面造骨細胞製造骨骼,另一方面是噬骨細胞破壞舊骨骼組織。此能力會依身體需求而調整。但是有兩個重要的瓶頸反應,一是修補能力,主要是和年齡有關。一是修補速度,這和活動後的休息時間有關。
所以越年長者或骨骼品質不好者,以及無法充分休息者,顯然平衡會傾向噬骨細胞活耀,骨骼會不足。不幸的是,訓練多半是規律性的,代表受力分布也多半固定,也就是說骨骼會不足處也多半是固定的。因此微小骨折會因此產生。常見於脛骨下端或足部骨骼。風險高者更常見;如高衝擊運動(籃球、羽球、網球、體操等)、突然增加運動量者(入伍、改變運動型態、新運動項目等)、女性(尤其是經期不規律者)、足部異常(扁平足、高足弓、足弓過硬、不良鞋子等)、骨質疏鬆者、疲勞性骨折病史、營養不良(缺鈣、缺維他命D)。
「疲勞性骨折」治療方面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原則請注意:
第1、 運動勿驟變;運動項目、頻率、強度之改變須有節奏,由弱至強、由緩至急。
第2、 運動不宜持續高強度;高低強度需間歇且交替。而球季既已排定就千萬別任意變更。
第3、 需使用適當防護;良好運動鞋、適當包紮、適當肌貼等。
第4、 永遠不可省略收操。
第5、 足夠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
一般只要足夠休息即會復原,除非已經有不癒合骨折產生,否則很少需要手術治療。震波、PRP、生物製劑均有一定成效,但無法取代休息。
辛度是職業羽球選手,「疲勞性骨折」必然是如影隨形,和她糾纏多年。當場上鎂光燈閃爍時,其實在微笑的底下是痛的要死的腳。這是運動員的宿命,但也別太擔心,辛度很快會恢復的,再來輸給小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