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台北世大運地主選手屢創佳績,在台灣激起一股競技運動熱潮,世大運結束後,許多平時難得受關注的選手,突然滿手通告,到處趕場,全台走透透,選手多多少少賺點額外的車馬費,不無小補,不過看似風光亮相,實際上赤裸裸凸顯台灣競技運動選手的困境:「十年苦訓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今年世大運台灣選手「回家比賽」,留下26面金牌、90面獎牌,尤其諸多戰役激勵人心,表現出色的選手,在世大運結束後知名度大開,商品代言、邀訪、活動滿檔,還有成長過程念過的學校、帶過的教練,難免要還些人情回去「熱鬧一下」,有些選手一天得跑7、8個活動,換了幾套行頭。金牌選手跑行程,堪稱蔚為風潮的「後世大運現象」。
2004年雅典奧運台灣靠跆拳道贏得史上首金,跆拳道包辦2金1銀,加上射箭1銀1銅,締造我國參加奧運史上最佳成績,奪牌選手返國後,也曾風光遊街與民眾分享榮耀,當年奪牌選手到處代言參加活動,從溫泉旅館的泡湯池,到房地產工地,都可見國手身影,盛況比「後世大運現象」更驚人,但大多活動都是花點小錢沾光,撿現成消費國手成就。
對選手而言,難得四處參與活動受到廣泛關注,也讓民眾更了解他們,當然是好事,只不過競技運動選手最需要的,不是那些微薄的車馬費,他們平時欠缺資源,值得更好的訓練環境、更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奪金選手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沒有奪金的選手無人聞問,默默回去吃土,套句老話,在錦上添花之前,競技運動選手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得到長期支持。(記者王元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