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胡秀英 用腳愛台灣

2005/05/16 06:00

記者許明禮◎專題報導

國內長跑界最近竄起一匹黑馬,短短兩年多,竟席捲六座國際馬拉松賽冠軍,「胡秀英」三個字不斷攻佔媒體版面,成為女子馬拉松冠軍的「代名詞」。

大家只知道胡秀英是「內蒙姑娘」,其實兩年多前她已嫁給台灣郎,是名副其實的「大陸新娘」,現在這名台灣媳婦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披上台灣戰袍,在亞、奧運舞台和其他國家選手一爭長短。

二十七歲的胡秀英,身高一百七十公分,雙腿細長有力,她從一九九五年起就在內蒙體工隊接受專業訓練,專攻五千公尺,直到二○○二年才離開大陸。

二○○○年是胡秀英第一個顛峰時期,她在中國的全國田徑錦標賽獲得第八名,年度排名第十傑,並獲選為中國田徑優秀運動員,她的五千公尺最佳成績為十五分四十秒,比許玉芳在九十二年台灣全運會締造的全國紀錄快了一分多鐘。

三年多前,胡秀英和遠赴內蒙移地訓練的熊岳萍結為好友,熊岳萍是國內馬拉松名將,排名歷年第五傑,在她的遊說下,胡秀英轉攻馬拉松。

兩年多前,胡秀英嫁到台灣,取得依親居留身分,那年三月份在台北舉行的國道國際馬拉松,她抱著玩票的心態參加,結果以三小時五分獲得女子組第三。

第一次跑馬拉松就拿第三,照理說應該很開心,但胡秀英卻覺得輸得很屈辱,因為她後半段體力不支,幾乎是用走的完成全程。

胡秀英說:「經過那一次後,我的想法改變了,別人能辦得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我告訴自己,下一場馬拉松冠軍非我莫屬。」

經過八個月苦練,胡秀英在十一月太魯閣馬拉松果然擊敗日本、俄羅斯好手,拿下第一座馬拉松冠軍,還將個人最佳紀錄推進至兩小時四十三分。

二○○四年是胡秀英揚眉吐氣的一年,她戰無不勝,從年初跑到年尾,一口氣連續奪下國道馬拉松、太魯閣馬拉松及中華汽車盃台北國際馬拉松冠軍,成績進步為兩小時三十九分。

尤其是中華汽車盃,胡秀英差點連命都給跑丟,她在抵達終點前一百公尺處身體狀況已出現問題並倒向群眾,不過,隨即在眾人加油下又起身向前跑。

但臉色蒼白毫無血色的胡秀英,步履踉蹌,抵達終點前整個人撞向場邊裁判,幾乎是在無意識情況下通過終點,大會隨即用救護車將她送往醫院急救。

回憶起那驚心動魄的一役,胡秀英說:「我有好幾個小時是完全沒有記憶的,醫生還警告我,未來可能會有癲癇或失憶的後遺症。」

經過這次意外,很多人都斷言,胡秀英不會再跑馬拉松了,但胡秀英並沒有被嚇倒,她反而激勵自己:「這種難關都能安然度過,以後還有什麼可以打倒我,我應該繼續跑下去。」今年三月台北國道馬拉松,胡秀英重返馬拉松,果然又拿了冠軍,證明了她更努力的決心。

台灣氣溫高、濕度大,氣候條件並不適合馬拉松選手締造佳績,但她在短短兩年內,已在台灣寫下九戰七勝的成績,讓她產生進軍亞、奧運的夢想。

以胡秀英目前的成績,要在亞運奪牌確實不容易,但她認為:「身為一個運動員,當然渴望參加更高層次的比賽,向自己極限挑戰。」

胡秀英雖然成為台灣媳婦,取得依親居留資格,但依法令規定,還要五年多才能取得身分證,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另一方面,她雖然還擁有中國國籍,但對岸對於運動員出國比賽限制非常嚴苛。

胡秀英很想在馬拉松跑出一番天地,目前的身分讓她陷入兩難,只能在台灣比賽。胡秀英的異軍突起,讓求才若渴的體委會競技運動處長吳龍山,驚為天人。今年金門縣運動會,當場詢問她轉籍代表台灣出賽的意願,期盼胡秀英的加入,能為國內低迷已久的女子中長跑注入一股活水。

四月初,胡秀英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吳龍山,表明為台灣出征的強烈企圖心,她在信中表示,雖然她沒有奧運前三名、亞運金牌的光環,並不代表她沒有這樣的野心,正因為她不曾在亞奧運出賽,才讓她更有動力,激發出自己潛能。

胡秀英說,以台灣目前在女子中長跑、馬拉松的狀況來看,想在短期間內培養接棒人選並不容易,她認為,並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才,只是優渥的生活環境讓運動員缺乏企圖心,她的加入,或許可以彌補這個缺憾。

不過,胡秀英這兩年打遍國內無敵手,囊括大、小馬拉松、路跑賽冠軍,也壓縮不少國內好手表演舞台,對她入籍台灣都抱持負面態度。

對此,胡秀英認為,她若入籍台灣並不會影響其他選手權益,她說:「我努力的目標,不是為了要贏台灣選手,而是要向世界好手看齊,挑戰極限。」胡秀英也駁斥外界認為她是「為錢而跑」,她說,即使無法提早拿到台灣身分證,以她目前情況,只要是國內比賽她都可以參加。

胡秀英只希望體委會給她一個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的機會,因為運動生命有限,再等五年,就算還有心要跑,她也已三十二歲了,雙腿恐怕已不聽使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