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環盃女子高球賽》朴喜映 生涯第一冠

2005/01/16 06:00

〔記者趙新天╱桃園龜山報導〕寒流來襲,長庚球場冷風颼颼,卻遠不及「韓流」橫掃廣濟堂台日女子高爾夫中環杯友誼賽。

年僅十七歲的南韓職業新秀朴喜映,昨天在最後一回合飆出一個老鷹、七個博蒂、三個柏忌的六十六桿,後來居上,以三天總計二一○桿贏得職業生涯第一冠。

我國兩名業餘女將在領先組奮戰,無奈推桿都不理想,曾雅妮擊出三個博蒂、兩個柏忌的七十一桿,總計二一三桿名列第二,並獲得業餘組冠軍。盧曉晴則花了七十八桿,以二二一桿退至並列第十名。

賽後曾雅妮對好友朴喜映奪走冠軍,仍然誠懇祝賀,她說:「我們這些業餘球員打球,還是沒有職業選手每一桿都是為獎金拚戰的感覺。」

最後冠軍決戰,領先組曾雅妮、盧曉晴與南韓職業選手池恩熹纏鬥,完全沒料到比賽後半段,前一組竟殺出越打越順的朴喜映。

雖然第三洞朴喜映挨了柏忌,但她從第六洞起推桿神準,五洞抓下四隻小鳥,第十二洞更從二十五呎外推進老鷹。賽後朴喜映表示,這個老鷹相當關鍵,原本根本沒想過能贏冠軍,推進這個下坡的長推桿,讓她信心大增。

接下來四洞她又打下三個博蒂,來到低於標準桿七桿,已勝券在握,第十七洞的柏忌根本不影響勝負。

曾雅妮和池恩熹從第三洞起,數度並列領先,加上朴喜映和盧曉晴,成績看板上最多曾經四人並列第一,都是低於標準桿一桿。盧曉晴在第五洞花了八桿,吞下三柏忌,率先退出爭冠行列。

纏鬥不休的曾雅妮和池恩熹,打到第十五洞才發覺朴喜映早已拉大差距,只能爭第二名。曾雅妮最後一洞推進博蒂才獨居第二。曾雅妮贏了面子,礙於業餘身分不能拿獎金,以二一四桿排第三的池恩熹多賺銀子,順理成章遞補領取亞軍獎金。

我國旅日名將呂曉娟、呂雅惠和南韓選手文賢喜、辛炫周,同以二一八桿並列第四。龔怡萍和戴玉娟則以二二○桿並列第八。其中呂曉娟和龔怡萍最後一天表現不俗,都擊出六十九桿。

賽後朴喜映笑擁冠軍盃,她說:「這是我職業生涯第一座冠軍盃,要獻給三週來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母親韓京淑,謝謝她的支持和鼓勵。同時也要與一起前來台灣參賽的其他選手家長分享,他們在場加油,讓我覺得像是在韓國贏得冠軍一樣。」

自幼栽培 熱情Young溢

連續兩週台灣女子高球賽事,台、韓兩地「七年級」年輕女將搶盡丰采,她們球藝精湛,膽識過人,成功的背後都看得到選手家長傾全力用心栽培的痕跡。

從上週的TLPGA暨老爺女子公開賽,到昨天落幕的廣濟堂台日女子高爾夫中環杯友誼賽,連著兩場冠軍都落入南韓職業新秀的手裡,二十二歲的文賢喜在老爺球場封后,十七歲的朴喜映在長庚奪冠,還有十八歲的池恩熹兩場都排第三名。

台灣業餘小將也有亮眼成績,十五歲的曾雅妮、十七歲的盧曉晴佳作連連,還有未滿十二歲的「八年級生」謝瑀玲,都成了觀戰焦點。

這些新生代女將崛起過程,與老一代從桿娣一路苦熬出頭的途徑完全不同,甚至與「六年級」選手躍上舞台的方式都不一樣,她們的家長投入的時間和心血大幅增加。

昨天歡喜奪冠的朴喜映,球齡七年,小學五年級開始在南漢城俱樂部學球,期間還進入南韓的傑克.尼克勞斯高爾夫學院進修一年半,國中三年級被選入國家培訓隊(二軍),進入漢英外語高中之後,晉升到國家隊,去年在波多黎各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拿過團體第四名(與台、日等隊並列),她的父母前前後後投入的訓練經費十分龐大,才造就出這名頂尖好手。

朴喜映從開始打比賽以來,父母親至少有一人全程跟隨,這次來台灣三週,就由母親韓京淑陪同,她一洞接著一洞默默地走在球道外,一桿接著一桿,終於看到她拿冠軍。

韓京淑看了六、七年,已成了女兒的鏡子,揮桿動作有什麼問題,賽後回到飯店幾乎都可以直接指出重點。韓京淑表示,她自己也打高爾夫,成績大約在九十桿上下,自從女兒參賽後,她就很少打球了。

她說:「其他的疲憊都還好,但看到女兒在場中打得不理想,只能在一旁乾著急,是一路走來最辛苦的事。」朴喜映賽後特別感謝母親的陪伴,還表示,因為母親陪她出國,留在家裡的父親和弟弟生活很不方便,她也十分感謝家人的包容。

這正是「七年級」女將發跡的關鍵,無論在南韓還是台灣,無論是朴喜映、池恩熹、曾雅妮,甚至已在美國打出一片天的龔怡萍,都是相同模式下的成功範例。(記者趙新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