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不要補助職業選手?這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吵翻天,但還是可以討論。
對運動有興趣或有天分的小朋友,能夠在良好環境下從事運動、打球,有適當教練指導正確的運動方式,避免運動傷害,這樣的環境全民都能共享。基層運動人口中,如果有特別突出、有成為選手潛力的,會進入另一個階段,接受更專業的訓練,並加強運科支援,幫助他們出類拔萃。
許多先進國家,運動競技就建立在上述的基礎上,所有人平等,家長不需太多負擔。有潛力的選手,根據成績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可以申請專業訓練補助,聘請更專業的教練,像網球、高爾夫球等個人運動,就可以朝職業領域發展,賺取獎金揚名立萬,不需要政府補助。
台灣的狀況比較奇特,以網球為例,家長在培養選手的初期投資非常驚人,有能力培養小朋友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選手,非常不簡單,且人數不多,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同時期選手的家長,大概都互相視為寇讎,成了台灣網壇的怪現象。
台灣目前「徵召」職業選手參加國際賽,「為國爭光」,編列相關補助,甫以全世界最高額的國光獎金,和一些先進國家的情況正好相反,台灣把整個機制倒過來,成就越高的選手可以得到越多公共資源,彷彿在彌補這些選手成長過程中的付出。
有限的體育預算中,政府是否維持目前的做法,或是訂定更明確的競技體育政策,選定適合台灣發展及缺乏社會資源的基礎運動項目,集中火力推展,而方便取得社會資源的項目和選手,可少用到公務預算,其實這些都討論多年。
當然,健全基層訓練環境,降低選手養成過程中的個人負擔,以及大幅增加體育預算才是根本。
(記者王元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