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宥辰/台北報導〕立委蘇巧慧、張廖萬堅昨主辦「多元培育、多元發展─棒球員生涯問題探討公聽會」,多數球員出身代表都認為,基層棒球球員應多元發展,而非只專注在棒球上。
曾任向上國中總教練的江政泉,以自己經驗為例強調「回歸家庭」,平時球隊僅少數來自外縣市球員和教練同住,球隊也都設有學業標準,未達標準不能比賽。他也呼籲,棒球在台灣要普及,場地問題很重要,多數學校操場沒有架設高架網,學生也難有機會練球。
今年轉任教練的前中信兄弟球員黃泰龍(黃仕豪),少棒在治軍嚴謹的教練王子燦麾下。當年他們上課時間極少,雖然出國比賽得名,但不少同儕國、高中無法繼續打球後,淪為詐騙集團成員或流氓,他當年也有放棄課業想法。
現擔任教士球探與敦化國小社區隊教練的耿伯軒,也談到棒球社區化、普及化。他認為,非科班小球員對棒球的熱忱遠超出想像,台灣人口本就較他國少,要讓更多小朋友參與棒球,他也鼓勵子弟兵同時兼顧課業和球技。
台體大校長林華韋則認為,菁英式培養球員其實各有不同面向,並非全然負面,菁英化訓練有其價值,但不能只偏重術科,球員也必須有好老師和好教練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