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龔乃玠/專題報導
中職球員 近半原民3成花東
前言:原住民天生的強大運動能力,讓他們在台灣國球打拚如魚得水,從中職早期的陳義信、王光輝,到張泰山、林智勝,以及旅外的曹錦輝、陽岱鋼和林子偉都是名利雙收代表人物。
台灣職棒球員近50%是原住民,又有30%來自花東,許多原住民小將從小就立定成為職棒球星的志向,東部球員自小遠征西部只為職棒夢,也經常引爆西部三級球隊挖角搶人大戰。尤其,不少中低收入戶的部落小孩,都想著藉由棒球改善家庭經濟、翻轉人生,就以中職薪資排行榜或每年選秀新人簽約金排名,原住民球員都有絕對優勢。儘管如此,黃衫軍薪一哥張志豪仍不忘叮嚀小球員,「不要放棄學業,不要像我只能靠棒球賺錢。」
翻轉貧苦 進職棒是最快捷徑
前統一獅投手張志強耕耘5年的三民國中,是花蓮南區唯一的青少棒球隊,今年帶隊至關懷盃的17名球員,有4人是中低收入戶。其中一名小球員在場上打球笑容燦爛,家庭卻很困難,母親住院,父親坐牢,平時給祖母照顧,他說,「阿嬤很辛苦,以後我要打職棒,買棟好房子給她住。」
台東南王國小投手賴佳啟,在關懷盃投球受傳奇球星陳義信關注,阿嬤在場邊帶領「家長後援會」為球隊加油,平時她擔任原住民舞蹈老師,固然忙碌,亦扛起照顧孫子的責任。阿嬤說,「他打球很辛苦,我們也會心疼,不過也告訴他,要好好讀書,才能繼續打。」
在偏鄉,隔代教養和單親家庭不在少數。張志強指出,今年球隊中低收入戶比較少,正常來說會有3分之1以上,很多人都是想改善家境打球,如果進職棒,能在最短時間改變整個家庭。
來自花蓮崙山部落的馬傑森,過去同樣是中低收入戶,父親身體不好,依賴母親微薄薪水。孝順的他清楚訂定職棒目標,今年以第1指名加入樂天桃猿。好的家庭教育及眾多貴人,皆是天生好手養成過程的關鍵。
統一獅捕手林祐樂回憶,以前在球隊中低收入戶比率就不小,可能有一半都是,「很多原住民資質很好,後來沒有打球,大多受家裡環境影響。」
「偏鄉最大問題是隔代教養。」張志強說,雙親若陪在身邊,孩子不容易走偏,「我常跟家長討論,不用教什麼,陪他們就好。小朋友最渴望的,就是陪他做喜歡的事,至於該怎麼做,我們教練來管就好。」
家庭失能 偏鄉球隊代打教育
偏鄉球隊兼具教育功能,同時照顧家庭較辛苦的孩子,一方面維持球隊運作,但在花東,少子化加上人口外流,少棒普遍招生困難。經費上,以三民國中為例,全隊35名球員,包括交通、裝備等,1年要花100-200萬,都是壓力。
和過往不同的是,越來越多贊助商願意投入,捐贈裝備等,不過仍需更常態性挹注。張志強亦灌輸小朋友觀念,勿將外界資源視為理所當然,「不能站在原地尋求幫忙,要主動去做,釘鞋30雙就要5-6萬元,要愛惜這些人的捐贈物品。」
【頂薪張志豪勸學 拱出兩說客】
張志豪今年季後行使自由球員權利,最終中信兄弟和他簽下3年複數年約,平均月薪75萬,總額2880萬,躍居為黃衫軍薪一哥。即便有個成功的職棒生涯,他回鄉都會叮嚀小球員,「不要放棄學業,不要像我只能靠棒球賺錢。」
兄弟薪一哥 叮嚀勿放棄學業
張志豪和許多少棒球員一樣,以前只是打興趣,但仍有個契機,「舅舅泰山在味全時,很多親戚去他們家聚會,你會看到他有球星的架式,看到他幫助家人,我也想跟他一樣。」
青棒時,張志豪下定決心靠棒球賺錢,先效力合庫,並在職棒艱困的年代加入兄弟象,簽約金300萬元,馬上幫辛苦的父親買車。
張志豪表示,老家東河鄉距離市區有點遠,騎機車要花1個小時,有時他受傷,父親就會騎車載他,日曬雨淋,來回次數數不清,「人要懂得感恩,思考要不要打職棒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爸媽。」
張志豪認為,以前他的年代,沒有周思齊現在提倡的球芽基金,灌輸球員會打球也要會讀書的觀念,他常鼓勵小朋友,很多職棒球員都在讀書,有助於思考,像周思齊和高志綱會動腦袋,在球場上有很大的幫助。
【打職棒可以脫貧 高國慶另有新解】
統一獅「大學長」高國慶在中職打滾17年,5年前幫台東老家繳完所有房貸,每個月還會給孝親費,他說,「讓爸爸媽媽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再為我們辛勞。」
高國慶說,以前家境不好,雙親要養育5個小孩,花費很大。升上小學六年級那年,中華職棒誕生,讓他有了打球賺錢的念頭,「這是最快改善家庭經濟的方法,加上棒球是我的最愛,當成工作再好不過。」
高國慶胞兄高健龍2000年加入興農,拿到簽約金就協助家人,那時父親在台東老家貸款整建房子,4年後高國慶投身獅隊,逐漸穩定後,跟離開職棒的哥哥說,房貸交給他就好,5年前全部繳完。
偏鄉隔代教養 孩子亟需情緒出口
棒球對改善部落小朋友家境多少有幫助,高國慶認為能給他們一個發洩管道,「鄉下小朋友多數是隔代教養,給他們打棒球,不容易有奇怪想法,棒球存在的意義滿大的。」
【月薪2萬4口貧戶 林祐樂帶頭翻身】
來自高雄那瑪夏的布農族,統一獅捕手林祐樂從小是低收入戶家庭,底下還有4個弟妹,一路上獲得許多貴人相助,支撐至職棒,今年成為獅隊的冠軍捕手,是近年靠棒球翻身的最佳案例。
林祐樂小時候父母離異,國小給阿嬤照顧,國中則是父親,由於家裡有5個小孩,姑姑幫忙照顧妹妹,他和2個弟弟給爸爸帶大。做木工的父親,月薪僅1-2萬元,支撐家計的身影,林祐樂都看在眼裡。
「他絕對不會讓小孩子挨餓」,林祐樂表示,哪怕只有一碗飯,爸爸絕對先讓孩子享用,「他每天上班很開心,原因是可以賺錢,但我們都知道爸爸很辛苦。」
分擔家計 棒球路屢遇貴人
林祐樂就讀忠孝國中時,同學的爸爸認他做乾兒子,甚至給他零用錢。林祐樂認為,「有些球員能夠一直打,很多是仰賴貴人幫忙,無論遇到的家長或教練,都會是前進的契機。」
不只是林祐樂在職棒穩定發展,胞弟林家鋒也在新北市成棒隊打球,齊心支撐家族。林祐樂說,有和胞弟討論過整修山上房子或買地來蓋,還在努力中。
【國小棒球孤兒 申皓瑋拚上榜眼】
小時候在南投雙龍部落同儕沒人打球,富邦悍將外野手申皓瑋獨自拿著木頭,撿石頭「自拋自打」,從最純樸的開始到選秀榜眼之路,目前仍在職棒努力回饋家人。
回饋家人是動力 創造中職選秀驚奇
有別於過往大學長資源較匱乏的年代,申皓瑋認為自己算是比較幸福的一群,只是雙親有3個孩子要養,小時候生活滿苦的,「家人都會以我為主,球具不便宜,但還是會買給我,很感謝他們。」
申皓瑋小時候看到興農牛對兄弟象的比賽,從此愛上棒球,可惜朋友都打排球或籃球,他只能在籃球場旁玩耍,後來被千秋國小教練發掘,開始接受正式訓練。
申皓瑋說,父親是修車的黑手非常辛苦,他在國中就告訴自己,「不管怎樣,我一定要打職棒。」2016年,申皓瑋拿到當時打破高中野手紀錄的520萬簽約金,全數交給家人。
申皓瑋說,高中畢業就投入選秀,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家人過得輕鬆點,「他們過得很開心,也是我打球的動力。」
【台東成功陳宅 300萬國光獎金蓋的】
統一獅陳鏞基並非在國小、國中就立志打職棒,高中才因不認輸的個性,加上家人鼓勵不要半途而廢才投入職業。從旅外到中職已打16年,位在台東成功鎮的老家,正是用陳鏞基的國光獎金所蓋起。
陳鏞基父親過去是牧師,媽媽顧家,他說家裡還是滿辛苦的,哥哥高中畢業當完兵,便直接簽志願役,有固定的薪水,「那時哥哥會支助我生活費,有什麼生活需求都會跟他說。」
陳鏞基2004年旅外效力水手隊,2006年杜哈亞運入選台灣隊,奪下棒球史上首面金牌,拿到國光獎金300萬元,陳鏞基將這筆錢全給家人,「以前住的地方是用租的,兄弟姊妹都希望有自己的家,這筆錢就拿來買地,把房子蓋起來。」
每逢關懷盃,陳鏞基都會出席,他觀察部分花東家長平時因上班關係,無法照顧小朋友,阿嬤和阿公給的教育可能也沒這麼多,必須住校集中管理,「這樣也不錯,我也是國中住校,一方面訓練獨立,生活也可以自理。」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