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走過傳言 站穩腳步

2007/07/17 06:00

10年前的7月16日,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體育部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終於誕生,然而,臨時租賃的黑色大樓前,卻無端矗立著兩支白色燈柱,一眼望去,與巨型陰宅還有幾分神似,於是「不祥」之說四起,因此有人斷言︰體委會熬不過10年,必定壽終正寢。

昨天上午,當歷任主委聯手切開生日蛋糕時,糾纏多年的「夭折」傳言,總算不攻自破,體委會安然度過坎坷的少年歲月。

不過,藍營催生的體委會,依舊面臨被綠營裁併的危機,難怪首任主委趙麗雲致詞時,無限感傷地呼籲政府不要犧牲「投資最少、報酬率最高」的體委會。

平心而論,體委會的危機不在績效,而是「定位」的問題。

10年來,體委會換了5位主委,「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跑馬燈似的人事更迭,造成政策無法延續,而「即興式」的施政,更不時糟蹋了有限的資源。

另一方面,體委會一直未受到應有的尊重,這也是體育人的感慨。政府雖仰賴運動選手的優異表現,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突破處處碰壁的外交困境,卻又不願全力挹注體育發展。

表面上來看,體委會的年度預算較以往增加,但實際上,超過一半的預算是中央補助各縣市的硬體建設款項,尤其是補助2009高雄世運會。體委會不過是「虛胖」的過路財神,卻還要奉命完成「奧運七金神話」,達到無限上綱的「彩衣娛親」效果,箇中無奈實在難以言喻。

至於體委會該如何邁入第2個10年?現任主委楊忠和提出「運動強身—健康腦力—創造國力」的施政軸線,倒是值得鼓勵的方向。換言之,體委會若能回歸「雙主軸」的政策路線,讓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均衡發展,培養身心健康的國民,方能造就優質人才,提升台灣在各領域的競爭力。那些天馬行空的政治任務,就當做呼嘯而過的風聲吧!(記者劉玉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推薦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體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